文档介绍: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为科学评价和考核各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成效,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部组织制定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节水统计工作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请你们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本地实际,加强本区域节水统计工作,并将统计结果于2006年1月1日前报我部。
、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为依据,参考对照《评价指标体系》所附的国内外先进节水指标,组织开展本地区确定的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的评价工作。
、自治区、直辖市要通过对试点建设的评价,及时掌握试点建设的进程,分析、总结试点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明确工作重点,加强对试点建设的指导,并将有关问题及时报我部。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建设节水型社会,重点是建立三大体系:一是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这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二是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三是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技术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为《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三大体系而构建,力图系统、全面、科学地反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展。通过评价工作,及时掌握试点建设的进程,分析、总结试点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明确工作重点,加强对试点建设的指导,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工作,也可用于其它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本《评价指标体系》为试行,将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以下原则:
。所选指标尽量涵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所选指标既能反映总体情况,又能反映各分类、各单项情况;
。所选每个指标均反映一个侧面情况,指标之间尽量不重复交叉;
。所选指标即有定性描述的,又有可量化的;
:所选指标既有反映综合情况的,又有反映单项情况的。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指标体系》包括综合性指标、节水管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指标共五类32项主要评价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评价单位可从中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指标,也可视情况增补其它评价指标。
表1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
类别
序号
指标
综合性指标
1
人均GDP增长率
2
人均综合用水量
3
万元GDP取水量及下降率
4
三产用水比例
5
计划用水率
6
自备水源供水计量率
7
其它水源替代水资源利用比例
节水管理
8
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
9
制度法规
10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11
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2
促进节水防污的水价机制
13
节水投入保障
14
节水宣传
生活用水
15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
16
节水器具普及率(含公共生活用水)
17
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
生产用水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