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匠人”精神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匠人”精神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启示.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7/9/3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匠人”精神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匠人”精神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启示
摘要: “匠人”精神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指的是工匠们凝聚于产品中那股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理念与精神。当今,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但在产品制造、服务意识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产品质量、服务水准与从业者的“职业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当代中日两国大学生的“职业观”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两国青年人的职业观的优势与不足。本文从“匠人”精神的角度提出改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匠人”精神中日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日语“?人”一词起源于江户时代,指的是从事传统手工业的“匠人”,“匠人”精神指的是工匠们凝聚于产品中那股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理念与精神。这种精神从原先的手工业领域“波及”各行各业,成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准、树立品牌口碑、打造集团形象的重要“软实力”。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十分需要“匠人”精神。如今,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然而,“中国制造”却因存在着“产品安全”、“质量隐患”、“服务意识不足”、“民族品牌缺乏”等诸多“软肋”。产品质量、服务水准与从业者的“职业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笔者通过相关数据对比中日两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异同,分析各自优势与不足。最后试从“匠人”精神角度提出改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对策。
一、日本的“匠人”精神
翻开《广辞苑》可以清楚地看到“匠人”(『?人』)一词的解释:“对于拥有精湛技艺的手工艺者的称呼,如木匠、泥瓦匠、漆匠等。”①短小精悍的定义中折射出“匠人”的起源与内涵。首先,手工艺者称为“匠人”,源于日本古代对老百姓的分类。手工艺者属于“士农工商”中的“工”,是社会下层中靠手艺谋生的匠人。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7),“匠人”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被固定了下来,而后发展壮大并进行了细分,如木匠、铁匠、纺织工、油漆匠等。各行中的精英崭露头角,逐渐形成了自派的风格与规矩。其次,这一定义中有一个定语叫:“精益求精”。“匠人”们大多出身于武士之家或为武士家服务,如打造兵器、制造生活器具等。古代的日本武士属于社会中上层人物,对于使用的物品质量自然要求颇高,一件兵器或一种摆设更是武士家族身份地位的真实写照。因此,客家的要求与自身的觉悟,让这群从事手工业的劳动者们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出人头地和维持家业的不?≈?风,唯有做到技术精益求精,产品出类拔萃。久而久之,这种,唯“技”叫板天下的“攀比之风”盛行,加深了“匠人”们的自豪感。还有一点,“匠人”家虽收门徒,但大多依靠子传父业的方式传承,手工艺者的下一代更会有一种振兴家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雄心壮志。
这种良性循环的导向作用在明治维新后发挥得更加明显,1869年至1872年,明治政府不断颁布法令,改革等级身份制度,三六九等的身份制度被废除,推行“四民平等”。由于这场意在使日本得以“富国强兵”的政治改革是由中下层武士、仁人志士、开明知识分子等发起的,故为武士家族服务的优秀
“匠人”们凭借过硬的本领进入了国家、私人资本家经营的现代化工厂和企业中继续发挥着技能。新政府和企业主给他们灌输发挥才能、服务国家的理念。尔后,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对商品原料和倾销市场的不断追求,日本统治者试图走对外扩张侵略的途径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胃口,相继发动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这两场战争为后来法西斯主义的抬头、壮大埋下了伏笔。“到1937年时,日本军费已经比1936年度增加了一倍以上,占到国民总收入的47%。军工生产急剧膨胀……常备军也从1930年的23万人扩充到1936年的38万人。”②从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停战诏书》,宣告日本战败二战结束为止,受法西斯主义控制的日本国内大小企业不断为战场输送着物资和人力资源。战后,日本被打着“盟军”旗号的40多万的美军驻守,经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贸易中断、物资紧缺、粮食减产、生产力急剧下降、物价飞涨、老百姓生活贫困,哀声怨道。在美国的“牵头”下,日本进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经济上为了摆脱战争带来的瘫痪,1946年8月,日本政府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12月,实行“倾斜生产方式”;1949年2月,采用“道奇方案”;随后而来的朝鲜战争让日本获得一大笔美国的军需物资订单。到1953年,日本战后重建结束,经济恢复到战前状态。此后,从1956年到1961年,日本经济以年平均10%的速度增长,被称为“三件神器”的洗衣机、电冰箱和黑白电视机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家。1965年到1970年间,日本经济以年平均20%的速度增长,终于迎来了市场经济繁荣的60年代,彩电、小汽车和空调成为新的
“三大神器”,带动起新一轮国民消费热潮。
归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