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列维纳斯他者视阈中的伦理主体.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列维纳斯他者视阈中的伦理主体.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7/9/3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列维纳斯他者视阈中的伦理主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列维纳斯他者视阈中的伦理主体
[摘要]在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浪潮中,列维纳斯却致力于对主体的拯救。列维纳斯所要为之辩护的主体不是传统哲学自我中心意义上的主体,而是以他者为基点的伦理主体。与传统现象学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理解为意向、共在或注视不同,列维纳斯将其看作是某种伦理性的“相遇”,这种“无关系的关系”揭示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责任关系。这样,列维纳斯就赋予了主体以社会的、伦理的意蕴。展现了当代哲学全新的思维原则――他者性原则。
[关键词]列维纳斯他者主体他者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8-0020-06

在当代哲学中,主体概念之不成立几乎成为哲学的准常识,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浪潮中。曾经令近代哲学引以为豪的主体概念成了某种堂吉诃德式的虚妄。但对主体概念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对主体概念的全盘否定。事实上,在对主体的批判与指责声中,为主体辩护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美国哲学家弗莱德?R?多尔迈就指出,虽然“主体性观念已在丧失着它的力量”,但“再也没有什么比全盘否定主体性的设想更糟糕了”。或许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主体自身,而在于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主体?从这一意义上说,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就为我们思考主体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德里达、福柯等当代法国哲学家的思想一样,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是建立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颠覆的基础之上的,但与德里达等人不同,列维纳斯的颠覆蕴涵着一种重构。在对待主体的问题上,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更是展现了不同于后现代哲学的独特之处。在《总体性和无限性》一书的序言中,列维纳斯开宗明义地将其哲学归结为一种旨在从他者出发来拯救主体性的工作,他说:
“这本书确实把自己表达为是对主体性的辩护,但它既不是在它的纯粹自我中心地对抗总体性的层次上来理解主体性,也不是在它面对死亡时的焦虑的层次上来把握主体性,而是在无限性观念的基础上理解主体性。”在这里,列维纳斯表明他所要为之辩护的主体性不是传统哲学自我中心意义上的主体性,而是一种以他者为基点的伦理主体性。



列维纳斯对西方哲学发展史有这样一种总体性的评价:以主体为中心的认识论整个儿就是一个唯我之学,即自我以外的一切都源出于自我、为了自我并为自我所决定,这种哲学在对总体性和同一性的追求中遗忘了他者。列维纳斯不无遗憾地说:“自巴门尼德以至普洛提诺以来,我们还没有成功地以别样的方式来思考。”在这里,列维纳斯明确指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主体,它必然导致对他者的遗忘与压制。将主体奠基于自我之上的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黑格尔曾赞扬说,笛卡尔通过怀疑方法为哲学找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
――一个“绝对确定的‘我’”,从而使“哲学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基地”。由于“这个‘我’是呈现在我心中”的,因而“我思实体”必然是一个思维主体、意识主体。从笛卡尔开始,主体就不可避免地与自我联系在一起。笛卡尔实体化的“我思”主体经过康德的处理成为一个功能化、逻辑化的先验主体。按照康德的说法,它是“作为一个活动的原则,一个秩序和规则的潜在源泉,一个多种多样创造形式的活动。”先验主体的功能就在于将外在杂乱无章、瞬息万变的经验世界通过先验自我的统觉功能加工成为一个统一的逻辑化的知识体系,从而使经验得以可能,,在费希特看来,康德的先验自我或主体仅仅是某种空洞的形式,而他的任务是将其整个哲学的基础全部安放在绝对自我之上。在费希特那里,绝对自我被视为人类知识的绝对第一的、无条件的原理,一切内容都应从绝对自我中推演出来。费希特由此认为康德“列举范畴”的做法应当取消。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黑格尔说,“费希特的哲学是康德哲学的完成”。
列维纳斯不无忧虑地指出,这种建立在“自我同一性”基础上的自我主体,追求一种绝对的同一性,必然造成对他者的压制。因而如何将他者引人主体就成为列维纳斯哲学运思的中心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早在列维纳斯之前,哲学家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指出,“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显然,自我主体的自足性需要一个他者的在场。但由于黑格尔哲学总体上是一种追求同一的哲学,他者最终沦为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当代哲学中,真正将他者引入自我主体的是现象学运动的创始人胡塞尔。胡塞尔在他的先验自我面对唯我论的责难时,不得不
“寻找一条道路,从自我的内在性走向他者的超越性。”于是,胡塞尔试图通过移情作用推论出他人的存在。但在先验现象学的层次上走向他者,不可能真正超出先验自我意向性的层面,因为他者只能是先验自我的意向构造物,是自我的一个复本。正是出于对这种内在性哲学的反叛,海德格尔用此在取代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以期清除先验现象学的自我中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