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西方经济学(宏观)》复习资料-张世晴.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方经济学(宏观)》复习资料-张世晴.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17/9/5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方经济学(宏观)》复习资料-张世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宏观经济学复****资料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下册)
魏埙蔡继明刘骏民柳欣
南开大学出版社
7-310-00527-9
价格:
一、判断题
1、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 )P75
知识点:投资乘数,比利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2、充分就业就是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P342
知识点:充分就业的概念
3、如果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 )P61
知识点:消费函数与投资函数的概念与关系
4、在价格水平上升情况下,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也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P133
知识点:实际货币量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
价格上升名义货币量不变,实际货币量下降,LM曲线左移。
5、IS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 )P141
知识点: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政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来为其支出筹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不变,政府出售债券相当于收回流通中的部分资金,则市场上资金减少,从而利率升高。利率上升减少了私人投资,引起了挤出效应,而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则挤出效应大。
6、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P106
知识点: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度
7、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增加。(√)P213
知识点:影响准备金的因素
8、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DP。( √)P30
知识点:GDP概念
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实际发生的储蓄恒等于实际发生的投资。(√)P73
知识点:收入和储蓄恒等式理解
10、利率越高,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P109
知识点:影响货币需求因素
11、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P应大于GNP。(√)P31
知识点:GDP与GNP概念的理解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12、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倾向。( √)P65
知识点: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是递减的,即由于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APC递减),并且越来越小(MPC递减)。APC和MPC递减是凯恩斯的重要观点,是凯恩斯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规律之一。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其公式为:APS=,也就是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13、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若货币需求增加,则利率上升。( √)P116
知识点:货币市场均衡价格变动规律
14、在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P49
知识点: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15、在凯恩斯陷阱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P155
知识点;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16、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同时使用,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 × )P175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