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财政资金折股到户的经验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财政资金折股到户的经验材料.doc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7/9/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财政资金折股到户的经验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财政资金折股到户的经验材料

财政资金折股到户的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县针对部分地方财政生产性项目补助资金分散安排到农户,再由农户自筹部分资金单户建设、单户经营,从而频繁出现“一年建、二年验、三年空”投入多收益少的现象,由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会同村组进行反复调研论证,逐步探索出了财政生产性项目补助资金折股量化给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股经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途径,并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稳步推进,实现了企业与农民共进共舞共富的目标。
一、主要做法:探索四大步骤量化入股
(一)村民自愿申请。遵循村民自愿的原则,经村民委员会发动,凡有意愿的村民均可提交申请书,参与项目申报及资金量化。
(二)三因素量化资金。按村集体、土地流转面积、参与项目人数三大因素分配量化资金,将资金分配到户。其中,村集体7%、土地流转面积43%、参与项目人数50%。
(三)持资组建合作社。农户分别持量化的资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计提的资金作为股本金组建合作社。
(四)合股组建新公司。根据项目建设确定的投资规模,除合作社出资外,不足部分由龙头企业补齐,合股组建新的养殖公司,公司股份按各方出资比例确定。公司实行独立经营核算,财务公开,龙头企业对入股农民实行保息分红。
该机制先在双石镇金台村试点,将现代农业生猪项目补助资金量化给农民,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四川巴尔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合股组建巴尔养殖公司,共同发展生猪产业。通过量化入股、合股经营,转变了农民的生产观念和产业的发展模式,变单户经营为合作经营、变单个圈养为小区养殖,壮大了生猪产业,实现了农民的持续增收。今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更加坚定了我县复制、推广这一机制的信心。目前,已将现代农业、生猪标准化建设、生猪调出大县等财政生产性项目资金量化给农民组建了光大生猪、兴隆畜禽、华鑫养兔等专合社,参股四川巴尔农牧集团、自贡市旭旺养殖有限公司和自贡市新隆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在我县品山、学堂、回龙殿等村合作兴办了种养殖标准化小区10余个。
二、取得成效:显现三大效果兴业富民
(一)做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通过“量化入股”,培育壮大了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合股经营,充分发挥了企业的资金优势和经营管理优势,有效化解了农民单户经营、单打独斗面临的资金、技术、自然和市场等各类风险,促进了产业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
(二)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量化入股”,发挥了财政生产性项目补助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促成了村民通过加入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抱团发展。目前,全县已有多类财政生产性项目资金2225万元量化给6个专合社的4534名社员,撬动社会资金近2亿元投入农业,促进农业产业项目做实做大做强,保障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拓宽收入渠道促农增收。通过“量化入股”,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形成了优良资产,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拥有了实在长久的股份。经营中实现保息分红,在产业发展无效益或效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