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02-超声波次声波声音的利用与噪声控制.doc

格式:doc   大小:17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2-超声波次声波声音的利用与噪声控制.doc

上传人:w447750 2017/9/8 文件大小:1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2-超声波次声波声音的利用与噪声控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思堂教育物理学科辅导讲义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赵凯伦
班主任
上课日期
时间段
年级
课时
教学内容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
声音的利用
噪声控制
教学目标
了解声的知识和应用,通过学****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准确判断辨析声音的应用类别
了解噪声的控制途径和思路
教学重点
声音的利用:声传递信息及应用
回声定位的原理及应用
声传递能量及应用
噪声的理解、来源、等级、控制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信息传递能量还是信息的辨析,控制噪声三种方式的辨析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前课回顾
声学部分为每年必考知识点,重点让学生掌握: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真空不能传播 :声音传播的快慢 >V液>V气
——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340m/s
: ---材料、结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不仅是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
振动停止时,停止发声,但是声音不会消失(有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理解:声以声波的形式传递----为后续课程《声的应用》做铺垫
S最小距离==17m
对题目中音调、响度与音色的辨识分析----易混淆
振动发出的声并不是全部都能被人听见听觉有范围---如超声波次声波人耳听不见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20~20000Hz 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 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错题重现
知识详解
声音的利用:
: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是根据声对物体的状况或某些特征作出判断
利用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超声波声呐:回声定位,携带信息
医疗B超:携带信息
超声探伤:携带信息穿透能力
次声波预测自然灾害: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
回声定位的原理及应用———声音的反射现象也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S最小距离==17m
:声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
超声波超声洗涤:破碎能力传递能量
超声碎石:破碎能力传递能量
次声波次声武器:次声传递能量人和生物收到伤害
例1
地震往往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最佳的是

,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向营救人员求救
解析:地震后,当我们被埋在废墟下时,要保持体力,,可以通过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让声音通过固体传播出去,向外界发出信息求救,选项D正确.
【答案】 D
例2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解析:
,利用的是回声测距,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达到清洗眼镜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 B
4噪声的理解、来源、等级、控制
乐音与噪声噪声是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污染环境的声音。乐声是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
噪声的界定: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和工作的声音。并不是所有音乐都是乐音
噪声强弱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 dB 对人有害
噪声的控制

人听到声音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在空气及其它介质中传播鼓膜振动引起听觉
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ƒ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举例摩托和无声***的消声器植树造林、吸声材质耳塞、耳罩、防噪声头盔等
城市中某路段禁止鸣笛隔声罩
例3 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和控制了噪声.
解析:“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高速路边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答案】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例4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于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
解析:噪声监控装置只能测量噪声的强弱,而不能减弱噪声,A错;在教室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