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预防近视
近视本质:一般来说,在看不同距离、不同亮度的事物时,人眼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以使得在各种情况下,照在视网膜上的图像尽量清楚。青少年近视的本质是眼部肌肉的调节功能衰退了,导致远处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可见,要预防近视,就必须避免眼部肌肉过度紧张从而导致其调节功能衰退的现象。那么,如何避免这种过度用眼的情况呢?
目录
1近视本质及预防
合适的环境光线亮度
改善近距用眼姿势
缩短近距用眼时间
增加户外活动
减少蓝光辐射
结论
2多方参与
3现实中不足
4预防误区
5保健与营养
眼的保健
1近视本质及预防
合适的环境光线亮度
在大多数情况下,视力下降和光线不佳(太亮或太暗)有关,特别是在用眼强度很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环境光线照度不合适。很多时候光线太暗,也有些时候是光线太亮。虽然,国际上和中国对于不同室内场合的光线照度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1-2](如在书房内读/写的照度>300Lux),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对于保护视力的帮助不是那么直接,因为一般人没有那么多关于环境光线照度(亮度)和人眼视觉的知识。
通常,光线不合适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所处环境内的光线本身不合适(如太亮、太暗、眩光等);二是由于身体姿态(如坐姿或头姿)不正确挡住光线,让本来合适的光线照到目标区域时变暗了;三是光线会快速变化(如早晚的阳光,多云天气、或阴/雨变化时的自然光)。另外,不同应用场景对照度的要求不尽然相同。还有,即使照度相同,人眼对不同光源(如自然光和电灯光)的感觉也很不一样。因此,普通民众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确不容易判断光线是否合适。
若要视力好,光线很重要
一些网店出现的护眼光度笔,考虑了人眼对光线感觉的复杂性,将测量所得光线照度数据,参照国家标准[2],转换为符合实际应用情况的指示和报警信息(如太暗、偏暗、合适、偏亮、太亮等),让普通民众在学习、工作中很方便地改善照明情况,从而保护视力。
改善近距用眼姿势
近距离用眼姿势是影响近视眼发生率的另一个因素。近距离用眼时,身体应保持静止状态,坐姿端正,书本放在距眼睛30cm左右的地方。乘车、躺在床上、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眼的调节负担,增加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长时间的不良用眼姿势容易引起眼球的发育异常,导致近视眼的形成。写字时,光线最好从左前方照到书本,以避免写字时光线被右手挡住。
看电视时注意高度应与视线相平;眼与电视的距离大于荧光屏对角线长的5-6倍,且室内应有一定的背景光。
缩短近距用眼时间
除病理因素外,大部分学生的视力下降是眼睛调解机能的减退。在不佳的环境光线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发生近视、近视加深的主要原因,应尽量避免。通常,近距离用眼时,隔45~50分钟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应远眺,此外,如感觉眼睛不适,应立即休息。
增加户外活动
多一些户外的活动/运动,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还可以帮助放松眼部肌肉/神经,其对视力保护作用不言自明。
减少蓝光辐射
电脑、电视、以及数码产品的LED屏幕中有高能蓝光[3],蓝光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可见光,过长时间照射对人眼有害。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要尽量缩短看屏幕的时间,最好在屏幕上贴上防蓝光膜进行防护。
结论
因为导致近视的原因有多种情况(光线不佳、近距离用眼姿势/时间不适等),万一已经发生了如近视,应该尽快分析原因并设法纠正,而不是急着配眼镜,更不该盲目去尝试各种“快速”治疗仪,否则会耽误恢复视力的机会。只有找到并排除近视的诱因,才能真正保护视力。
2多方参与
近视的预防需要多方参与[4]:
1、社会的预防:当今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太高,知识的更新又很快,所以给学生增加了许多不合理的、额外的负担,从而导致了近视的几率增高,这是一个极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所以首先需要社会的支持,使孩子在眼睛发育过程中相对轻松一点。
2、学校的预防:首先是环境设施:教室要宽敞明亮,灯光分布要科学合理,桌椅高度要适宜,书本纸张不应有反光等;其次,学校的用眼教育:定期开展视力检查,加强用眼卫生的教育,督促学生认真做眼操;最后,减少作业量,另外应定期更换座位,左中右轮转。
3、家庭的预防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灯光照明,根据国家标准,读书时照度以不低于300Lux(勒克斯)为宜,如果自己用眼睛无法判断,可以用护眼光度笔对光线亮度做些测试。
(2)培养正确的用眼习惯:看书坐姿端正,眼睛离书本约1尺,看书45-50分钟左右应休息10-15分钟,避免趴着、躺着看书,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眼睛离屏幕距离是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