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径管透照工艺.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径管透照工艺.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9/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径管透照工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径管透照工艺
如何确定厚壁小径管对接焊缝X射线透照工艺
作者:梅县发电厂潘军光
摘要:根据不同的技术标准探讨
厚壁小径管对接焊缝X射线探
伤的透照工艺。通过分析,选择出合适的透照工艺,以获得较好的底片质量。关键词:X射线检验;焊接接头;小径管;工艺
燃煤火电厂125 MW机组受监金属部件中,有大量规格为76 mm×11 mm的管子,需要对焊缝进行X射线探伤。如按照****惯采取的曝光工艺,虽然能扩大评片区,但底片对比度小,灵敏度低,像质计不清晰。为获得较好的X射线底片质量,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和探伤实践,寻找出较好的探伤工艺参数。
国内有标准规定小径管(外径小于89 mm)对接焊缝X射线椭圆成像,为保证质量,一般曝光量不低于15 [1];也有标准规定对外径小于或等于76 mm的管子允许选择较高管电压, ,~[2]。以上两标准均没有严格给出具体的透照工艺参数,只对底片质量提出对比度、灵敏度和黑度的要求。以前曾有标准列出了一些推荐参数(如高电压、短时间)[3],但在实际探伤中获得的底片质量较差,对比度小,灵敏度低,像质计显示不够清楚。
1管电压的选择
在适当的范围内,射线底片的对比度差值越大则各种缺陷细节显示越
清晰,因此在黑度一定的范围内,底片对比度越大,发现缺陷的灵敏度就越高。根据公式
ΔD=-,
式中ΔD——底片对比度;
γ——胶片对比度;
μ——衰减系数;
ΔΤ——被透工件厚度差。
在胶片和被透工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要增大对比度ΔD,就要增大衰减系数μ。对于同一工件来说,
μ=τ=kρZ3λ,
式中τ——吸收系数;
k——常数;
ρ——被照工件密度;
Z——被透工件原子序数;
λ——射线波长。
密度和原子序数是不变的,所以,若增大衰减系数必须增大射线波长λ。由于
式中U——管电压。
若要增大射线波长λ,则要降低管电压U。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要提高底片对比度ΔD,就要降低管电压U。但是对于厚壁小径管来说,厚度变化较大,为增大曝光宽容度,增大有效评片区,又必须提高电压,但同时也要考虑射线机的使用寿命。我们知道,
当工作负荷为满负荷的80%~90%时,可以有效延长X射线机的使用寿命。笔者认为,采用2505型X射线机透照,管电压为230 kV,此时获得的底片质量较理想。
式中TA——透照厚度,mm;
D——管子外径,mm;
T——管子壁厚,mm。
2曝光量的选择
文献[1]对管电压无具体要求,曝光量不小于15 。这样的话,管电压则较低。但对于厚壁小径管来说,过低的电压必然造成对比度过大,有效评片区过小。
文献[2] ,按此标准要求的管电压较高,造成底片对比度小,灵敏度低。同时,要使用又大又重的3005型X射线机,在现场操作增加了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我们通过实践, ,则底片的质量较好,且仅需要使用2505型X射线机就可透照。
3透照距离的选择
为保证上下焊缝影像清晰,焦距不得低于600 mm[1]。通过最短焦距计算并结合工作效率的考虑,对于76 mm×11 mm的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