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了解鲁迅.ppt

格式:ppt   大小:13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了解鲁迅.ppt

上传人:endfrs 2017/9/10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了解鲁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鲁迅
—了解鲁迅
鲁迅(1881-1936),1881年9月25日生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
原名周樟寿,号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改
樟寿,号豫才。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
名,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无产阶级
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
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简介
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致死亡,家境败落了下来,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他幼小的心灵的打击很大,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事物的。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童年时期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鲁迅名诗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鲁迅言论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
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
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
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
现实。
故乡概括
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 就没有那些甚嚣尘上的浮躁和虚假的泡沫 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 国民就会清醒地思考:我受到的困惑是为什么 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 我们就不会成为物质的富翁而同时又精神上缺钙 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 怎么会有那么多无良商家对公民颐指使气而我们只能听之任之 ...... 80年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