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那么它们详细在什么时间,有什么含义?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洁了解一下吧。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节气的特点:
小暑:知了风轻汗如雨,
大暑:骤雨孕育赏红莲,
立秋:寒风飘叶寒蝉鸣,
处暑:葵花添衣遍地黄。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详细时间和含义:
小暑,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小暑的时间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因此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暑,表示燥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非常热。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小暑意指天气起先燥热,但还没到最热。
大暑,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这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我国许多地区,常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起先。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起先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是反映气温改变的一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渐渐下降,燥热即将过去。尤其是北方城市显着。
处暑,即为出暑燥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渐渐下降。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小暑养生留意事项
1、小暑饮食忌过量
中医防病治病的宝书《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有这样精辟的论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饮食过量,就要损伤肠胃。
夏季,尤其是进入小暑后,岛城很多市民喜爱边喝啤酒边消暑纳凉,不经意间就伤了肠胃。中医学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人体后天的生长,发育,健康与否,皆受脾胃影响和支配。
而一些市民习惯坐在路边吃大排档,熬夜喝酒纳凉,不知不觉就吃多了喝多了,这很简单伤及脾胃。因此,夏季尤其是进入小暑后,更不应多食、过食、大食、嗜食、暴食,否则,脾胃受伤,健康受损。
2、养生重点突出心静
小暑之季,气候燥热,人易感心烦担心,疲乏乏力,在自我养护和熬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心平气和,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市海慈医疗集团中医专家谢旭善主任医师说明说,这就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缘由。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谢旭善主任指出,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亲密关系,有其肯定规律。尤其是夏季,燥热的天气简单让人不安。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改变。谢旭善主任说,中医养生主见一个平字,即在任何状况之下不行有过激之处,不管天气如何燥热,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如喜过则难过,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
3、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出时做好防暑工作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起先。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季节的天气特点更是简单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肯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
躲避烈日出行。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殊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削减外出活动。度夏前应请医生检查一次身体,发觉疾病要刚好治疗。平常要留意加强运动熬炼,增加体质,以削减中暑的可能性。
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简单感到疲惫。足够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老人每天中午最好有1~2小时的午睡,家人要为老人创建一个宁静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睡眠时留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4、小暑饭后不宜冷饮
夏日炎炎,一口气灌下一听冰冻可乐,咬掉几根棒冰是消暑的好享受。可是,对身体的危害,却无法用这一次的清爽弥补。饭后人体血液大多集中于胃等消化器官,胃肠活动相对活跃,假如此时吃冷饮,胃壁粘膜血管相应收缩,消化腺分泌削减,胃的活动减弱,难以对食物进行消化,形成饱胀状态,产生不适。饭后马上吃冷饮,会使胃酸分泌削减,消化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细菌繁殖,引起肠炎等肠道疾病。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削减胃液分泌,导致食欲下降和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