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心得.doc

上传人:dugusiyu 2017/9/1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心得
2007年9月,北京市开始进入又一轮新课程改革,我成为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之一;三年后,随着第一拨使用新教材的高中学生顺利毕业,我也有幸成为完成第一轮实践新教材的教师之一。在这三年的教学实践和尝试中,我最深的感受和体会是——新教材,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
一、新教材
回首三年的新教材教学之旅,我不断反思:化学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除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必修2+选修6”模块教学之外,我体会到的“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化学新课程中“必修2+选修6”的模块教学设计,综合体现化学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对高中化学课程的需要,体现了化学的公民教育、大众教育的思想、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课标中明确指出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为所有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本化学知识的基础,尝试将深奥神秘的自然科学普及为一种大众科学,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要学****化学,每个学生都能学****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化学”。因此在目标要求上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螺旋式上升,不能一步到位。如:有机部分不上官能团,只讲到典型代表物,不要求从结构上去推性质。比如在讲到乙醇时,新课程只要求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不要求从结构上去分析它会有什么性质,更不要求对它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位置进行分析和判断,又如,必修教材中出现了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并不说明练****和考试中就可以出书写电极反应的内容,书写只是教师教学时用来说明问题的需要,但并不是学生学****的要求。还有像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问题,只要求学生在必修阶段认识到这个事实的存在,而不需要用水解的知识进行解释;像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问题,不要求从定量角度进行判断,只是在初中基础上,增加了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知识结构的编排充分体现了STS(科学、技术、社会)思想,充分突出化学的实用性。每一章节的内容设计都是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最终又回到化学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力求带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再从化学走向社会”,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化学的应用中发现化学问题,再去集中研究这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化学知识,最终达到能用这些化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这就和旧教材中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一贯强调知识系统性、重视知识结论、轻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忽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大不相同。在必修1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显得尤为突出。旧教材中元素化合物教学,以单一物质为中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一竿子插到底”,以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性质为线索纵向编排,由单质到氧化物、氢氧化物、盐;而新教材中,采取的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按元素编排而不是按族进行介绍,多种物质横向编排,平铺式教学,金属与非金属各占一章,而不是一族一章,每一章节中所研究的元素的编排顺序是按照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广泛性,突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如非金属部分先学****的就是无机非金属元素的主角
——硅,再研究***、硫、氮。这样就使得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很自然地从生活进入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到生活,更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用化学语言来形容,就是“把化学溶解于实际中,再结晶出来”。

新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包括“实验探究”、“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