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古诗长相思李白.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长相思李白.docx

上传人:淘气小宇 2023/1/1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长相思李白.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古诗长相思李白 】是由【淘气小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诗长相思李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古诗长相思李白
本文是对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长相思是诗人李白被排斥走开长安后于深思中回想过往情绪之作。全诗主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长相思三首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原文: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佳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涛。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存心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当年横波目,今作哭泣泉。
文学分享
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不信妾肠断,回来看取明镜前。
佳人在时花满堂,佳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到现在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译文
日昼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
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格外清寒。
孤灯惨淡暗思情无穷浓郁,卷起窗帘望明月仰天长叹。
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
上边有长空一片渺迷茫茫,下边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涛。
天长地远昼夜跋涉多艰辛,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昼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月光如水心中烦闷难安息。
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只惋惜曲虽存心无人相传,希望它跟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隔着远天不可以相见。
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今日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若是不相信我曾多么难过,请回来明镜里看憔倅容貌。
佳人在时,有鲜花满堂;佳人去后,只剩下这孤独的空床。
床上卷起不睡的锦绣袭被,到现在三年犹存昙香。
文学分享
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香气是持久不润了,而人竟也有去无回。
这黄叶飘髦更增加了多少相思?
露珠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
说明
⑴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
尾。
⑵络纬:昆虫名,别名莎鸡,俗称纺织娘。金井阑:精巧的井栏。
⑶簟:供坐卧用的竹席。
⑷渌:清亮。
⑸关山难:关山难渡。
⑹欲素:一作“如素”。素:洁白的绢。
⑺赵瑟:一作弦乐器,相传古代赵国人善奏瑟。
⑻蜀琴:一作弦乐器,先人诗中以蜀琴喻佳琴。
⑼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先人民共和国境内。此处泛指
塞北。
⑽横波:指眼波流盼生辉的样子。
⑾卷不寝:一作“更不卷”。
⑿闻余:一作“犹闻”。
⒀落:一作“尽”。
⒁湿:一作“点”。
赏析
其一
文学分享
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这首诗大概可分两段。第一段从篇首至“佳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诗中描述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
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能够窥见,但心里却感觉孤独和空虚。作者是经过环境氛围层层衬着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悲凉地鸣叫。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可以成眠了。“微霜凄凄”当是经过逼人冷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示意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
一个“孤”字不单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惹起一番思念。“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从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行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能为力的
一声长叹。这就逼出诗中重点的一语:“佳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到此刚刚详细表示。这个为诗中人思念的如花佳人仿佛很近,近在咫尺;却究竟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同样,可望而不行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独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重申的。
以下直到篇末即是第二段,紧承“佳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诗人浪漫的想象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找寻他所思念的人儿。但是“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涛动乱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只管追求不已,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诗人的想象诚
文学分享
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涛”似亦不用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涛”很有犯复之嫌。但是,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涛”(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本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
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腔调
歌唱),能传达无穷感触。这类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
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乱我心者,今日
之日多烦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
日”、“之水”从文意看不用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行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急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因此)魂飞苦。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单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经过连绵不停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堪称辞清意婉,十分感人。因为这个追求是
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深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
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长进一步
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哀,但绝无委靡之态。
此诗形式均匀,“佳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
平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边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睁开抒怀,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
文学分享
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有助于抒怀。诗中频频抒写的仿佛不过男女相思,把这类相思苦情表现得酣畅淋漓;可是,“佳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质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况且我国古典诗歌又拥有以“佳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佳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址更示意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示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可以实现的愁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采。
其二
此诗首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开篇造境,衬着了愁苦迷茫的相思氛围,暮色低落烟雾缭绕的光景特点令人感觉一种深深的压迫之感,确立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斜阳斜暮,逐渐西沉,几簇花丛在低落的暮色里显得朦模糊胧,如被烟雾环绕。这类如烟似梦的感知明显部分根源于思妇的眼睛,根源于思妇被相思愁绪牢牢包裹的心里。牵肠挂肚的相思使思妇所观所感的全部都带上了浓厚的郁闷色彩,不独花朵,也非烟雾使然。黑夜拉开帷幕,思妇却没有进入梦境,对丈夫切切的思念使她展转反侧没法成眠。更可恼的,是那一轮明月,仍旧发出如绢如素光洁皎然的光芒,透过孤单的窗棂,搅得多情人思绪难宁。在这句诗中,代表着团聚的明月,因其特定情境而被诗人塑造成一个冷淡的、不解离人情怀的形象。北宋晏殊《蝶恋花》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也是这个意思。面对月色如水吉日良辰,思妇却只能让他虚设,想起以前各种,一颗心久久不得沉静。固然思念不过白费,却也心甘宁愿,没心睡眠。“日”与“月”
文学分享
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在交替,日间与黑夜在轮回,思妇的相思也像波涛中的小船,翻滚不息,相思之苦,也只有思妇最为了然。诗人用“愁”字把这类感情理解地表达出来。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没法安睡的思妇,只幸亏月下弹一曲悲伤凄美
的琴瑟,在回想和期望中与心上人男唱女随。是有“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两句,琴瑟合鸣,鸳鸯凤凰都是用来喻指夫妇美满
之意,诗人在这里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没法调解的
愁绪。琴瑟都作为传情达意之物,至于“蜀琴”,更被人传说与司马
相如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所关系。但现在琴瑟独鸣,凤凰曲难成,原
本认为能够白头到老长相厮守的一对鸳鸯,居然也山南海北,思妇的
伤情可想而知。就连这思君念君为君弹奏的一首相思之曲,也没法律
心上人听到,关山重重,天遥地远,纵有悦耳的音符,又弹于谁听呢?
紧承这个疑问,作者持续写出,“此曲存心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曲中真意,绚丽感人,但此情此曲,却无人为我传达,思妇难过抱憾也于事无补。只有忽发奇想,托明天温暖的春风飞往燕然,送到夫君的手里,带去我的相思。燕然山远在塞北边境,就算把相思曲寄到又能如何呢?范仲淹有诗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可做此诗的一个增补。只需边境未靖,那么重逢之念即是怅惘。
不过思妇的一点聊胜于无的设想罢了。但不论如何,诗人的奇异想象仍旧令人惊讶,思妇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为之唏嘘。
“忆君迢迢隔青天”独立成句,又承前启后,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单独悲凉的描
文学分享
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写。
这四句诗能够看作是同一个情况的表达,思妇揽镜自照,发现自己容貌憔倅,不由悲从中来没法隔离。“往日横波目,今成哭泣泉”是唐时名句,形象而奇妙、夸张而令人服气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悲伤之状。以前清亮如水明眸善睐的双眼,现在却成了哭泣不只的两眼清泉,这样的想象和夸张让思妇的形象更具灵巧的色彩,艺术之美感也更为人心所向。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倅”同样,令人为之动容。
“不信妾肠断,回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委婉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与前一句相辅相成。思妇不关怀自己的容貌憔倅,也不担忧自己双眼如泪泉,反而殷殷的希望,丈夫能够早日出现,哪怕他不相信自己切肤入骨的思念也无所谓,只需他早日回来,断肠人也就称心如意了。所谓“不信”云云,不必追究,不过夫妇俩的窃窃私议,取镜相照,更是带有了闺房亲近的意味,明显,在诗人奇异的构想中,在思妇恍然的思念中,全部又都进入了想象。
其三
这首诗一题为《赠远》,一题为《闺情》,而《全唐诗》卷二十五把它与前两首收在一同,题为《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
这首诗开头“佳人在时花满堂,佳人去后馀空床”两句诗,是写佳人“在时”和“去后”心灵的巨大落差。佳人在时,桃红柳绿,满堂生辉;佳人去后,花儿凋谢,只留下一张空空的床。这里其实不是说
满堂真的有花儿绽放,而是因为有了佳人的存在,心灵的花儿绚丽烂
文学分享
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漫,如花似锦。有美一人在我堂,满室生辉留余香。因为房屋里有佳人的身影,有佳人的言笑,有佳人的步态,全部便鲜活起来,灵巧起来,也便有了流动的气韵和色彩。只因佳人在侧,花是艳的,天是蓝的,风是柔的,雨是润的。现在,事过境迁,只有一张安闲着的床,不再想去触碰。
诗人不言他物,只选择一张空床,来突出佳人离开后的孤单孤独,是很具匠心的。看到床,他想到了什么呢?他大体想到以前的床笫之欢,想到了佳人的冰肌玉骨,想到了佳人的温柔缠绵,想到了佳人的娇羞软语吧。佳人在怀时,他度过了多少个销魂的夜晚。良夜苦短,日高庸起,那相爱相守的一幕幕,现在,都化作了梦。佳人在时,越是幸福快乐,她离开后就越是孤傲和思念。
佳人走开后,床上的绣被也被卷了起来,三年后还可以闻到佳人的余香。香气缭绕不停,而佳人还没有回来。多少相思,多少难眠之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实不是那香气真的还在,那是相思者思念至极的嗅觉错杂。被放置了三年的空床,被卷起了三年的绣被,不行能会还留有香气。
花和床本是无情物,但一旦与自己喜爱的人相关,便涂抹上了感
情色彩。因此,杜甫才会有“感时花溅泪”。《诗经·邶风·静女》中,
那个年青的男子等着心仪的女子,没有等着,抓耳挠腮之际,摆弄着女子送他的荑草,惊喜地吟唱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佳人之贻。”在他的眼里,荑草美得出奇,但这其实不是荑草真的很美,而是佳人送给他的,饱含着爱意。
文学分享
相关李白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文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