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碳弧气刨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原理
碳弧气刨是利用碳极和金属之间产生的高温电流,把金属局部加热到熔化状态,同时利用压缩空气的高速气流把这些熔化金属吹掉,从而实现对金属母材进行刨削和切割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如下图:
图1 碳弧气刨示意图
二、应用范围
1. 焊缝挑焊根工作中。
2. 利用碳弧气刨开坡口,尤其是U型坡口。
3. 返修焊件时,可使用碳弧气刨消除焊接缺陷(挖出)。
4. 清除铸件表面的毛边、飞刺、冒口和铸件中的缺陷。
5. 切割不锈钢板、薄板
6. 在板材工件上打孔。
7. 刨削焊缝表面的余高。
三、碳弧气刨的工艺参数(主要)
1. 碳棒规格及适用电流(表1)
电流对刨槽的尺寸影响很大,电流增加时,刨槽的宽度增加,深度增加更多,采取大电流可以提高刨削速度,并获得较光滑的刨槽。
但电流过大时,碳棒头易发红,镀铜层易脱落。正常电流下,碳棒发红长度为25mm,电流小则容易产生夹碳现象。实际生产中可参考表1选用电流。
2. 刨削速度
刨削速度对刨槽尺寸、表面质量都有一定影响。速度太快会造成碳棒与金属相碰,会使碳粘于刨槽顶端,形成“夹碳”的缺陷。相反,速度过慢又易出现“粘渣”问题。—。 3. 电弧长度
气刨时,电弧长会引起电弧不稳定,甚至造成息弧。操作一般宜用短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碳棒利用率。一般电弧长度以1—2mm为宜。
4. 碳棒伸出长度
碳棒从钳口到电弧端的长度为伸出长度(如图1所示)伸出长度越长,钳口离电弧越远,压缩空气吹到熔池的吹力就不足,不能将熔化的金属顺利吹掉;另一方面伸出长度越长,碳棒的电阻越大,烧损也越快。操作时,碳棒合适的伸出长度为80—100 mm,当烧损到
20—30 mm后就要进行调整。
5. 碳棒倾角
碳棒与工件沿刨槽方向的夹角称为碳棒倾角,刨槽的深度与倾角有关。倾角增大,刨槽深度增加;反之,倾角减小,则刨槽深减小。碳棒的倾角一般为25°-- 45°
四、基本操作
1. 准备工件刨削前应先检查电源的极性是否正确(一般刨枪接正极、工件接负极)。检查电缆及气管是否接好。并根据工件厚度、槽的宽度选择碳棒直径和调节好电流。调节碳棒伸出长度为80—100mm。检查压缩空气管路和调节压力,调正风口并使其对准刨槽。
2. 引弧引弧时,应先缓慢打开气阀,随后引燃电弧,否则易产生“夹碳”和碳棒烧红。电弧引燃瞬间,不宜拉的过长,以免熄灭。
3. 刨削
①因为开始刨削时钢板温度低,不能很快熔化,当电弧引燃后,此时刨削速度应慢一点;否则易产生夹碳。当钢板熔化且被压缩空气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