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绿茶杀青技术
编辑
前言:绿茶属不发酵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过程而制成,其品质特征为“三绿”(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香高、滋味鲜爽,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维生素等。绿茶基本加工工艺是:摊放→杀青→揉捻→干燥。
鲜叶回厂后,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厚度以7—10厘米为宜,摊放时间6—12小时,中间适当翻叶。鲜叶摊放含水量达到68%~70%时、叶质变软、发出清香时,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杀青是采取高温措施,散发叶内水分,钝化酶的活性,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杀青利用高温措施钝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应。所以注意在杀青过程中若锅温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导制叶色泛黄,有的甚至产生焦边、斑点,降低绿茶品质。杀青除极个别高级名茶采用手工杀青,绝大数茶叶杀青采用机械杀青,一般选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机筒径60~80cm,筒长400cm。杀青时,先开启杀青机,同时点燃炉火,使炉筒受热均匀,避免筒体受热不均变形。当筒内有少量火星闪烁时,温度达至200't3~300't3,即投放鲜叶,从青叶投入至出叶约需4~5min,不同等级及不同季节的鲜叶的杀青时间不同,一般说掌握“高温杀青,闷抛结合,少闷多抛,老叶嫩杀,嫩叶老杀”的原则。春茶嫩叶
投叶量掌握在150~200kg/h,夏茶老叶投叶量掌握在200~250kg/h。杀青后叶子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梗折不断,手捏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茶香溢出。
(2)杀青技术: 目前各地使用的杀青机,基本上分锅式杀青机、滚筒式连续杀青机、槽式连续杀青机三种。安徽省使用最普遍的为锅式杀青机。以微85型双灶双锅式杀青机为例,杀青温度应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切忌忽高忽低。—般锅温掌握在220℃~280℃范围内,视鲜叶老嫩与表面水多少而异。晴天嫩叶220℃~230℃,老叶为230℃~240℃;雨水叶为260℃~270℃以上;投叶量一般在5~7千克鲜叶。杀青时间要求高温快速,一般晴天嫩叶7~8分钟,老叶5~6分钟,雨、露水叶10分钟左右。杀青方法应掌握“透闷结合,多透少闷”的原则,一般晴天嫩叶先闷1~2分钟,后透炒到适度;老叶先闷杀3分钟左右,再透炒到适
度;雨、露水叶,先透炒,后闷杀,再透炒到适度。杀青到鲜叶变为暗绿失去光泽,叶质柔软,用手紧捏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有粘性,并显露清香为适宜程度,此时应立即起锅。
一、杀青目的要求:杀青的目的是利用高温钝化酶的活性,以保持茶叶色泽和风味。杀青适度的特征是手握叶质柔软略带粘性,紧握成团,稍有弹性,嫩茎折而不断,老叶熟而不焦,表面失去光泽,略有清香,鲜叶失重30%-40%,达到熟、透、匀的要求。杀青叶下机后要马上摊凉,最好用风扇吹凉,使其迅速散发水分,降低叶温,防止叶色变黄和产生水闷味。
二、杀青的机械与方法:
杀青工序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鲜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变红;同时蒸发叶内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