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绿化苗木移植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绿化苗木移植技术.doc

上传人:glfsnxh 2017/9/1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绿化苗木移植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绿化苗木移植技术
   摘要:随着园林绿化的发展,社会对绿化苗木的需求越来越大,规格及质量要越来越高,因此,培育大规格苗木是当前育苗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绿化苗木;移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尽快改善人居环境、满足绿化功能、保护功能等要求,在城市绿化中常常使用一定规格的大苗进行绿化施工,以便在短期内就能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由于城市土质情况复杂,气候条件差异大,土壤、空气、水源的污染,以及建筑物的拥挤等都极大地影响树木的生长,选用大苗有利于抵抗这些不良影响。因此,培育大规格的绿化苗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掌握好绿化苗木移植技术是培育优质大苗的关键。 
大多数树种,在幼年时较喜阴或耐阴,一般需要密植,但当苗木长到一定时期,株高和冠幅迅速增大和扩张,枝叶稠密,相互之间遮光挡风,营养面积缩小,苗木生长不良,拥挤徒长,枝叶稀疏,株形变差,病虫害发生严重,必须进行移植。通过移植,可扩大地下营养面积,改变地上部分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促进苗木根、干、冠的生长。
 
培养大苗所需移植的次数取决于该树种的生长速度和对苗木的规格要求。一般说来,绿化中应用的阔叶树种,在播种或扦插苗龄满一年时即进行第1次移植,以后根据生长快慢和株行距大小,每隔2~3年移植1次,并相应地扩大株行距。 
苗木移植的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植物种特性而定。一般树种多在苗木休眠期进行移植,对于常绿树种也可在生长期移植。 
移植苗的密度取决于苗木生长速度、气候条件、土壤肥力、苗木年龄、培育的年限等。一般阔叶植物的移植密度比针叶植物的大,速生植物种的密度比慢生植物种的大,培育年限长的密度比短期培育的要大,苗冠开张,侧根和须根发达的密度也应大。但在保证苗木有足够营养面积的前提下,必须合理密植,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苗量。 
移植方法 
根据苗木大小,根系状况及苗圃地情况的不同,苗木栽植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缝植法 
适用于小苗和主根发达而侧根不发达的苗木。移植时用铁锹或移植锥按株行距开缝或锥孔,将苗木放入缝中,尽量使苗根舒展,压实土壤,勿使苗根悬空。
 
穴植法 
适用于大苗、带土移植或较难成活的苗木。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的根系。移植时先在穴内填放表土,把苗根放入穴内,再填土至穴深1/3~1/2时,将苗木轻轻上提,使苗木的根系在穴内舒展,不窝根。填土至穴深2/3时,将土壤踏实,最后用土填平。 
沟植法 
先开沟将苗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放入沟内,然后覆土,此法一般用于移植小苗。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移植,都要使苗木根系舒展,不能有卷曲和窝根现象;移植深度一般应比原来的土层略深,以免灌水后土壤下沉而露出根系,影响成活;为了便于抚育管理,栽植行要直,株行距要整齐划一;人工栽植覆土后要采实,移植后要及时灌透水,并要及时中耕。 
移植苗抚育 
培育移植苗的管理工作包括灌水、扶苗整床、中耕除草、追肥和防治病虫害及防寒越冬等。 
灌水 
灌水是保证苗木成活的关键。苗木移植后要立即灌水,最好连灌3次水。一般要求栽后24h内灌第1次透水,使坑内或沟内水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