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电脑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2,28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脑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w447750 2017/9/13 文件大小:2.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脑基础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
一、客观世界构成的的三大要素: 物质、能量、信息
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 载体依附性:信息是抽象的、无形的,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物质),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如:“刻”、“记录”、“书写”、“以……形式传递……信息”、“以……作为载体”。
信息与它的载体区别:信息摸不到,载体(物质)摸得到。如:CD光盘不是信息。
:信息可以被复制,可以被多人分享。如:“数亿观众通过网络和电视看……”“交流……”。
例: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流,我们都有两种思想。
3. 时效性: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旧的……”,“有时间变化的”。
4. 价值相对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但相同信息对不同的人价值不一样。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 真伪性:信息有真、假。如:“……谣言”,“虚假的……”。
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文字、声音、符号、图像、视频等
同一信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四、信息技术
、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英文简称: IT )
2.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几个环节。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其中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石,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因为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

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
自动门→感测技术,电视遥控器不是感测技术
手机通信→通信技术
仿生眼→感测技术等
胶囊摄像机→微电子技术等
五、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依次是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的普及应用
第五次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六、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生活和学****的影响
:改善教育、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交流便捷、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影响现实的人际交往、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信息超载(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的书籍、随处可见的广告牌、丰富多彩的网络等,人们接受不过来就称为信息超载。)。
我们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学****提供帮助,对于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要积极对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属于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计算机实体;软件属于信息,是为计算机运行服务的各种程序、数据和资料。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计算机系统只有硬件是无法工作的,还需要使用软件来操纵计算机的硬件。
显示器
硬件系统
主机
1、外观认识
键盘
耳机
鼠标
2、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 美国军事(科学研究)
中央处理器
提出“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逻辑部件组成”的科学家美籍数学家冯·诺依曼
3、重要硬件及特点
CPU(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的主频越高,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速度就越快。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