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689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luciferios06 2017/9/14 文件大小:1.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独家撰写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将于2009年6月10日起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分析、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分析。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
    《就业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COS)是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为中国的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研究机构、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等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自2007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每3年对雇主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和雇佣情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07届、2008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三年累计有效问卷53万份。
1.    2009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2009年2月底完成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研究,,回收问卷23万份,回收率约52%;,其中完成全部答卷问题者为70%;共覆盖308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09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1282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688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1196 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65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31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44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98个职业,共计648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58%(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09版);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共计108个行业,涵盖了全国所有行业(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09版)。
2.    调查对象
    毕业半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高等教育毕业生、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
3.    调查方式
向毕业半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号;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约15至30分钟。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说明:麦可思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的开展是在毕业半年后,即毕业第二年的2月。麦可思在此时展开调查,收集数据,此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工作了几个月也能够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
麦可思将中国大学生的毕业状况分为9类:有工作,与专业有关;有工作,与专业无关;自主创业;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正在读研究生;无工作,准备考研;正在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出国读研;无工作,其他。这9类毕业状况叫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
按劳动经济学的惯例,就业率的计算中不应包括正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按图所示的比例计算,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为82%(即53%+28%+1%),%(即100%-%-%),据此计算,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
重要结论:2008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半年后就业率是86%,而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是88%。
          
                          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分布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
 
 
重要结论: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比2007届同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国内外读研比例同比稍有增加。注意到2008届毕业生半年后是2009年1月,此时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已经使就业市场明显萎缩。
 
2007届、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对比
大学毕业生的区域流动
 
1、各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流入率、流出率和净流入率
名词:麦可思计算了各省的流入率、流出率与净流入率,以反映了各省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吸纳力。
     流入率=在外省读书到本地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本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总人数。
     流出率=在本省读书到外省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本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总人数。
     净流入率=流入率—流出率。反映了一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