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八一水库大坝安全.doc

格式:doc   大小:11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一水库大坝安全.doc

上传人:taotao0a 2017/9/14 文件大小:1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一水库大坝安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八一水库大坝安全管理
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农六师八一水库管理处
编制时间:2007年8月25日
审查单位:农六师防汛抗旱指挥部
审查时间:
批准部门:
批准时间:
监管部门:
备案时间:
1、前言
预案编制目的
预案是在水库大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避免或减少损失的预先制定的方案,是提高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中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降低水库风险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预案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水库发生突发事件及102团范围内发生水灾时。水灾包括:山洪暴发引起的水库超蓄,地震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作为水库管理、主管理部门和政府处理、处理突发事件的依据,同时作为水库安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抗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
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农作物灌溉及生态用水需求。
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
(1)自然灾害类。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5) 八一水库大坝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分级:因洪水造成按生命损失、社会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的分级应为四级Ⅳ级(一般)。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造成的事件按社会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的分级应为Ⅲ级(较大)。
2 水库大坝概况
流域和社会经济概况
八一水库是组成五家渠灌区引、蓄、排、灌所构成的系列骨干工程之一,是猛进水库的反调节水库,属乌鲁木齐河流域,正常运行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7立方米/秒,非常运行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年调节能力为5500万立方米。在水库2+975处有一个放水闸,最大放水能力为20立方米/秒,由于渠系不配套,渠道最大过水能力为9立方米/秒。在4+050处有一个泄水闸,最大泄水能力为18立方米/秒。2003年-2005年八一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现已正常运行。
水库为完全年调节水库,总库容3000万m3,年调水4500-5500万立方米,,最大坝高9m,坝型为均质土坝。
八一水库是一座中型平原水库,位于昌吉州米泉市境内,属兵团农六师102团管辖。102团地理坐标为东径87o33'59”— 87o47'38”,北纬44o11'00”—44o29'11”,海拨高度434—476米,。现有耕地面积13万亩。,距乌鲁木齐62公里,距农六师师部五家渠24公里,甘—莫公路东西向横穿102团,分别与216国道、乌五公路、五蔡公路相连,构成内外连通骨架,交通十分便利。八一水库每年主要承担102团的农作物灌溉任务。
工程和水文概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