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纪念陶行知征文活动.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纪念陶行知征文活动.docx

上传人:游园会 2023/1/31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纪念陶行知征文活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纪念陶行知征文活动 】是由【游园会】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纪念陶行知征文活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纪念陶行知征文活动
博学之,笃行之
——守望行知先生的精神家园
求真中学初三(3)班
刘一珩
先哲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问很重要,猎取学问的过程就是承受客观世界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过去,洞察将来。与此同时,与承受学问并重的是我们的努力实践。实践,是我们承受全部学问的动身点和归宿。作为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即贯彻了这样的教育理念:知行相一。这一理念贯穿了他整个教育人生。而今思之,吾辈何念?守望先生之精神,博学而笃行。
我,一名一般的初中学生。于我而言,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我未曾有过多的思索。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脑海里对此也慢慢有了肯定的熟悉,虽然可能很浅薄。
这一熟悉,源于我对四周同龄人学与行的观看和思索。
不行否认,作为学生,对我们来说,学****是很重要的任务,要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猎取学问。只是,许多人把学****学问作为了第一要务,包括我在内。始终以来,我都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学****上。在校期间,我们的课程安排一节接着一节,课间休息时间也被自己利用,利用这时间来处理作业;放学回到家,放下沉重的书包,想轻松一下,耳边又会传来父母的吩咐:“快一些把作业做完吧”;周六周日,坐公交,转地铁,穿行于大街小巷参与各类补课;寒暑假,记忆中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假期……
固然,猎取学问的欢乐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困惑已久的题目被解答出时,当晦涩难解的文言变得琅琅上口时,学****带来的欢乐,让人为之一振,让人更加上进。只是,在不断汲取学问的过程中,我常常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失去什么了呢?乐趣,目标,思索,活力。我,还有很多如我一样的同龄人,只是在承受,至于承受什么,需不需要,被放在了一边。我们就是那一个个两脚书柜,而已。
我们,丢了“行”。
我们的脑海里里好像再也没了“行”的意识,四周,好像也没有人强调行的重要。固然,我们也就谈不上有“行”的平台了。我发觉,与猎取学问相比,“笃行”二字,被无限地忽视了。且不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类话语,但是就我的生活实际来看,我感觉到了自己“一无所能”。
我发觉,除了上课做作业,我好像做不了其他什么事情。很多学问,好像只是纸上谈兵,意义不大。尤其面临窘境时,更是手足无措。例如父母出门,要求我中饭自备,但面对生疏的锅炉,我的脑海中空空荡荡,毫无做菜的技术与阅历,只能草草在外解决;又如电灯突然熄灭,我只能请父母帮助,平日里看书再多,也无济于事……此时我慢慢明白,作为学生,我需要的,应当不只是学问。
明显,不只是我有这种感觉,不只是我一个人“一无所能”。放眼四周,好像是一代学生。
在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大好春光里,我们疲于应付各种试卷,无暇顾及窗外的明媚阳光,更不用说脚踩大地,与自然亲切接触了;在星星眨着眼睛的夜间,我们的身边却垒着厚厚的辅导书籍,再没有了对飞天的追问,没有了北斗星的方向……自然,社会,都需要我们去亲近,去触摸,去感知,但,我们好像忽视了走进,忽视了接触。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有行才有知,多么浅显的道理。
无人知!
不仅如此,这种现象好像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学子们,补课狂潮永不停息;成年人,宅男宅女宅究竟。《弟子规》有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的熟悉,好像应当比几百年前的封建士子深一些吧?
不由又想到陶行知先生,先生说得好,知行应相一。先生一生,践行着这一理念。生活即教育,教育自生活。在嘉陵江边的育才,先生是这样做的;在扬子江边的晓庄,先生是这么做的;来到长江入海的吴淞口,先生还是如此。
先生早已西去,薪火应当相传。先生的精神家园需要你我守望,就是现在。
守望两境地:博学而笃行。
202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