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文档下载自文库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
/
关于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十一条论纲
第11卷第6期2009年11月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OFTIANJINADMINISTRATIONINSTITUTE
,
关于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十一条论纲
周凡
(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 100032)
摘要: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仍然遭遇到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的干扰,教条主义已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障碍,正因如此,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四个分清”中明确要求必须分清“哪些是必须消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有关论述上,一直以来存在着若干被严重教条化的理解,,以利于人们深入研究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条式理解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06
部”,“内部”,一直存在着两种“:一种是修正主义;一种是教条主义。修正主义是一种显性的侵蚀方式,它公然主张顺应实践的要求而“修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主要原理。教条主义则是一种隐性的侵蚀方式,从表面上,它极力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型”、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本义”,也就是说,它坚守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命题与结论并原封不动地加以捍卫;而实际上,这种“原教旨主义”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某种历史条件而得出的具体判断加以绝对化而不知不觉地蜕变为马克思主义的隐蔽的危险的损毁力量。诚然,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而理论体系自然是由一系列的命题构成的一套学说,信奉马克思主义当然意味着对其核心范畴与基本原理的接受,没有也不可能有不遵守马克思主义的所有“信条”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但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必然要求把马克思主义
“教义”加以膜拜,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它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
[1]
法”,而马克思本人早在1842年的时候就指
(
)
出“,/
[2]”。尽管有马克思主义的
(
)
创始人如此谆谆教诲,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捍卫却从来没有断绝过。列宁曾经把教条主义者称为“不可救药的书呆子”,而毛泽东则更严正地指出本本主义“是最危险
[3]”“,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如今,
(
)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仍然遭遇到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的干扰,教条主义已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障碍,正因如此,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四个分清”中明确要求必须分清“哪些是必须消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有关论述上,一直以来存在着若干被严重教条化的理解,本
收稿日期:2009205206
基金项目:中央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一般理论的基本观点研究”。
作者简介:周凡(1966-),男,河南息县人,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
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11
文力图将这些教条辨识出来并加以简要分析,以利于人们深入研究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对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
替资本主义的这一历史必然性,而且也探讨了这
种替代的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暴力革命在推翻资产阶级专政过程中的作用,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暴力革命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更加坚定了暴力革命的信念,他说“,暴力是每一个
[5](p/)
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列宁也坚称“社会主义是在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最紧张最尖锐的阶级斗争和内战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一段很长的阵痛时期;
[6]()
暴力永远是替旧社会接生的助产婆”。但是,在强调暴力革命道路的同时,他们并没有将它绝对化。马克思早在1872年的时候就已经承认可能存在着和平过渡的可能性,虽然他当时只是将这种可能性视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