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技术标--水利工程投标--建筑工程投标--标书.doc

格式:doc   大小:164KB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技术标--水利工程投标--建筑工程投标--标书.doc

上传人:lu2yuwb 2023/2/1 文件大小:1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技术标--水利工程投标--建筑工程投标--标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技术标--水利工程投标--建筑工程投标--标书 】是由【lu2yuwb】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技术标--水利工程投标--建筑工程投标--标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济南市2023年度“五小水利”工程,在桃林镇文昌沟村、皇华镇胡沟村和袁家我乐村建设小型水利工程3处。
(二)编制依据
1、标准规范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2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GB50O09—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2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2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150288-99。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03-2006)。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23。
2、按照招标文件有关施工程序和进度的要求进行编制;
(三)施工条件
1、施工现场可从多处村庄生产道路出入。施工用水、用电均从附近引入。
2、施工机械运输工具和劳动力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自行调节,来源已保证。
(四)施工特点
1、本工程为塘坝建设、拦河闸维修工程,对施工工期、文明安全施工、环境保护以及组织交通运输和材料设备进出场,均要求十分严格,这将成为我公司对本工程重点管理和控制的内容;另外施工中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占地面积、保证施工期间农村的正常生产、生活环境也是施工管理的重点。
2、本工程施工点较多、工期较短,因此需合理规划施工程序,穿插配合施工,因而需要网络计划等先进管理手段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统筹计划,并会同建设单位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和调度,监理单位加强对材料、工艺的监督。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工程临时工程施工方案
1、临时工程布置
根据现场条件,结合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及工程特点,施工布置按如下原则进行:
(1)施工道路、临建设施均按招标文件要求及业主提供的各种条件在施工场地周围进行规划布置。
(2)所有临建设施要布置合理、易于管理、节约用地、调度灵活、安全可靠和方便使用,并按有关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
2、临时工程布置
(1)生活办公设施及生产辅助设施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依据实际情况,修建施工所需全部临时房屋建筑和公用设施,包括:职工办公、宿舍、食堂、公共卫生等设施,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2)施工供水
施工机械用水:前期主体使用量较小,后期装饰装修时用量稍大。
食堂、生活区、办公区生活用水,采用镀锌钢管,直径规格32,预埋在地下通往食堂、宿舍等,为了预防火灾,设置了消防管道。
(3)施工通讯
工地管理人员全部配备,并在工地使用无线对讲机,一满足现场生产调度指挥需要。
(4)施工供电
本工程电源附近村庄的总配电箱直接接出,电力使用经测算该变压器已满足本工程用电的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
管道焊接时配备移动式发电机现场发电。
(5)临时施工道路
根据需要修建。
(6)临时施工仓库料场
在施工过程中修建材料设备仓库、料场等,各种设施的修建应按建设单位及有利于施工进行布置和修建,并应遵循国家有关安全规程的规定。各种露天堆放的石料及其它材料应按施工总布置规划场地进行布置。
3、其它临时设施布置
(1)消防设施:供水系统考虑消防用水,并设置消防专用阀,并按有关规定配置足够的灭火装置。
(2)各种信号、标志的设置:在施工区内,设置一切有关有必要的信号、标志,包括标准的道路标志、报警信号、危险信号、安全信号等。
(二)施工测量
1、测量主要内容:
(1)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复核。
(2)施工测量控制点加密及测量。
(3)堤防、建筑物、道路地形和断面测绘。
(4)建筑物、管道、平塘的土方开挖回填及填筑测量。
(5)竣工测量及资料整编。
2、测量所依据的技术标准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3、测量技术方案
(1)控制网的布设
基准点(线)复核。在工程开工前,应搜集施工区现有地形图和必要的地质资料以及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依据有关测量规范和招投标文件资料,对监理工程师移交的平面控制网点、高程控制点及其资料和数据进行复核验算。经复核无误的控制网点、高程控制点作为施工测量放样的依据。
控制点加密。根据工程设计布置和现场地形情况,结合施工进度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遵循“整体布置、分期实施、逐级加密”的原则布设和加密施工测量控制网点,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控制点测设严格按有关技术标准和工程精度指标进行,其成果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①加密布设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平面网采用三等边角网形式测设,高程网拟按国家三~四等几何水准施测为主,以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网为辅。
②施工平面控制网的起始点,以监理工程师提供的经过复核的控制点,且应选择位于主要建筑物附近的控制点,其坐标系统应保持一致。
③施工平面控制网点应选在地基稳定、通视良好、交通方便且易于保存的地方,加密控制点应尽量能直接用于施工放样、检测。各控制点均采用埋设有强制归心装置的混凝土观测墩,对中误差<±。
④加密布设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在观测实施前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严格按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测量作业。
⑤向监理提供的施工控制网资料均要求采用CAD成图。
⑥加密控制网的成果应进行验算和平差计算。平差计算选用可靠的、经过验算无误和鉴定的计算软件进行。
(2)控制点使用和保护。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要定期进行复核。对施工控制网点要妥善加以保护,发现移动或损坏,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3)施工测量放样
在施工放样之前,应详细查阅工程设计图纸,了解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需要。
根据建筑物的等级、精度指标以及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需要,选择适宜的放样方法。
应对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中的有关数据和几何尺寸进行验算,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放样的依据。
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和文件(包括修改通知)进行施工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或未经批准的草图放样。
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选择使用合适的控制点,计算放样数据并进行检查和校核。
测量放样须严格按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措施进行。放样前检查测站及后视输入的正确性,放样完再检查放样过程的正确性。
所有放样点线,均应有检核条件。现场取得的放样及检查验收资料,须进行复核。对建筑物基础块、中心线以及金结埋件安装点线的放样,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检核。
4、检查或复核测量
对工程建筑物的重要部位的体型位置、尺寸、高程、平整度、垂直度等进行复测,其测量成果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
上测量检查应尽量与测量放样采用相同的测量控制点,以减少系统误差。
5、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验收要求,按技术标准进行竣工测量,及时整编竣工测量成果和资料。
(2)应及时实测开挖完的建基面地形图或纵、横断面图,测绘建基面地形图或纵、横断面图时邀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作业监督、检查。测绘完成后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边坡与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土层分层面的现场测绘。
(3)建筑物的过流部位进行形体测量,形体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量散点的三维坐标;散点的密度,在水平段可稀,曲线段、斜坡段要密。
(4)提交的各项成果图纸资料,项目要齐全,数据要正确,图表要清晰,要符合质量和验收要求。
6、测量技术力量与测绘仪器配置
(1)人员配置:现场测量队根据招标文件和工程有关要求,由3人组成。其中队长1人,工程师1人,技术工人1名。
(2)设备配置:配置的仪器设备要保证施工测量各项工作能满足生产进度和有关规范及技术指标要求。
(三)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
(1)施工措施计划
在本工程开工前3天,按施工图纸和本技术条款的规定,提交一份包括下列内容的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
开挖施工平面和剖面布置图;
开挖的方法和程序;
施工设备配置和劳动力安排;
质量和安全保护措施;
排水和降低水位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
(2)放样资料
工程开工前3天,将开挖前的实测地形和开挖放样剖面,报送监理人复核,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开挖。
(3)场地清理
根据技术标准、施工图纸和监理人的要求,按土方开挖工程的开挖线进行施工。首先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开挖工程区域和开挖料场内的全部树木、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放置在监理人指定的弃土场。主体工程的施工场地清理,根据工程师的要求延伸到离施工详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界或建筑基础外侧5米的水平距离。清理表层有机质土壤,就近堆放在发包人和监理人指定的位置并推平。
(4)土方开挖
开挖线必须符合施工详图的规定,开挖过程中经常校核开挖平面位置、高程、控制桩号、水准点、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基础开挖采用自上而下进行。开挖时确保边坡安全,不采用自下而上或造成土体倒悬的开挖方式。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人。经常校核开挖平面位置、高程、控制桩号、水准点核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做好天气预报的预防工作,随时掌握天气情况,预防下雨等不利气候,防止雨水冲刷开挖完成的基础和边坡,防患于未然。采取一切预防措施避免扰动开挖线之外的表土、土方。施工中按设计开挖图控制开挖边线,不出现欠挖,不超挖。同时预留20cm的保护层,开挖时确保边坡安全。土方开挖时,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人。
2、土方填筑
(1)土方碾压试验
填筑前,会同业主、设计项目负责人和监理人共同参加现场碾压试验,进行与实际施工条件相同的土料的碾压试验,并根据试验成果确定翻压施工参数。
碾压试验的方法:
选用具有代表性,并符合设计要求的土料,完成现场碾压试验。试验时采用的机具与施工时使用机具的类型、型号相同。
每个试验小块,按预定的计划、规定的要求操作,碾压至某一遍数相应在填筑面上取样做干密度试验。
每个试验小块,每次的取样数应达12个,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干密度值。
测定压实后土层厚度,并观察压实土层底部有无虚土层、上下面结合是否良好,有无光而及剪切破坏现象等,并作好记录。
如果压实机具种类不同,碾压试验需各做一次。
多次试验,对各参数做多种调控试验。
碾压试验的抽样合格率,宜比大规模施工时规定的合格率提高3个百分点。
试验完毕后,应及时将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绘制干密度值与压实遍数的关系曲线等。根据碾压试验结果,提出正式施工时碾压参数。
(2)土方填筑
土方填筑在基础处理和清理完毕后,并在监理人验收合格后进行。填筑土料尽量利用符合要求原来已挖土方填筑,如采用外购土料时,土的质量应符合施工要求,土中不允许夹有杂草、树枝等杂质。根据碾压机械、回填料的性质等进行碾压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铺料厚度和碾压遍数,报监理人批准。回填料的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铺土时有计划的从低处开始,按水平方向分层平衡上土,平整铺土。铺土厚度根据碾压试验确定,并严格控制铺土厚度。按设计要求将土料铺至规定部位,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混杂,每层土填筑前,对前一层铺土的压实情况进行检查,在达到设计干容重后方可铺筑新土。若压实面干燥、光滑或发生其浮皮的情况,进行刨毛或撒水处理。每层铺土要尽量保持均匀上升,填筑面要保持平整。铺土要尽量避免接缝,对于两施工段之间设置的横缝,接合坡度不得陡于1:3,,如果两个施工段进度相同时,其横缝应逐层交错,不得平叠。接缝坡面均随填筑面上升,并随填随削至合格的土层为止。
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米,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时,应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筑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坝堤边坡上。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洒水湿润。
土料压实采用履带拖拉机进行施工,分段、分片碾压时,,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的限制尺寸,通过碾压试验确定,人工铺料厚度为10cm左右,机械铺料厚度为30cm左右。对碾压不到的死角,辅以蛙式打夯机及人工蛾夯进行夯实,采用人工蛾夯和机械夯实边脚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实,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1/3夯径。土料的铺筑与压实工艺应连续进行,以防止土料被晒干,影响填土质量,对表面已风干的土层,应做洒水湿润处理。若填土出现“弹簧”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现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填筑新土。每一层填筑土按规定的施工压实参数或碾压实验参数施工完毕后,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筑下一层土。
降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并将作业面做成拱面或坡面,以利排水,雨后晾晒或对填土面的淤泥清除,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黏性土的铺料与碾压工序必须连续进行。如短时间停工,其表面风干土层应经常洒水湿润,保持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如需长时间停工,根据气候条件铺设保护层,复工时予以清除。
(3)质量监督、检查和验收
对质量负责,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实行初检、复检、终检制度。并无条件接受发包方和监理单位的检查和监督,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单位有权责令其停工或返工,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承包主承担。
质量检查部门对所有取样检查部位的平面位置、高程和检验结果等均如实记录,并逐班逐日填写质量报表并报送监理单位。质量资料必须妥善保存,防止丢失,严禁涂改或销毁。
在施工过程中,对每班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经过遗留问题,在现场交接班记录上详细写明,并有值班负责人签署。针对每一质量问题,现场做出处理决定,并须由承包方技术负责人签字,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始记录。
发生质量事故时,施工人员会同质检人员查清原因,提出补救措施及时处理,并向发包方和监理单位提出书面报告。
项目部的质量检查部门在发包方验收小组和监理单位的指导下,参加施工期间的分部验收工作,特别是隐蔽工程,详细记录工程质量情况,必要时照相或取原状样品保存。
(四)玻璃钢夹砂管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玻璃钢夹砂管的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管道敷设及装配→接口严密性试验→固定支墩→管道回填→系统严密性试验→系统冲洗消毒
2、操作要点
(1)测量放样
开工前先测量管道系统中心线和检查井、阀门井位置,在管道转弯、分支处设置施工控制桩并撒出石灰线以便开挖,在机械开挖施工时架设水准仪进行跟踪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