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2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大纲(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部分)――(卫生资格考试:006).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大纲(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部分)――(卫生资格考试:006).docx

上传人:8872 2023/2/6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大纲(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部分)――(卫生资格考试:006).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大纲(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部分)――(卫生资格考试:006)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大纲(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部分)――(卫生资格考试:006)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大纲(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部分)――(卫生资格考试:006)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部分
单 元细 目要 点要 求科 目一、、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1)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掌握1,2(2)微生物的分类及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1,3(3)微生物的作用2,4(4)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概念1,,(1)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检验的研究内容掌握1,4(2)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4(3)临床微生物学的性质和任务2,3 (4)临床微生物学的思路与原则 3,4二、(1)细菌的大小了解1,2(2)细菌的形态与排列方式及代表细菌熟练掌握3,4(3)影响细菌形态的因素了解2,(1)细菌壁了解3(2)细胞膜1,2(3)(1)荚膜2(2)鞭毛3,4(3)菌毛1,2(4)(1)概述1,2三、(1)细菌的化学组成了解1(2)细菌的物理性状2,(1)细菌的营养类型、物质及机制了解1,3(2)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2,4(3)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2,4(4)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2,4(5)细菌数的测定2,4(6)(1)细菌的酶类了解1,3(2)(1)糖类的分解熟练掌握3,4(2)蛋白质的分解掌握2,3(3)其他物质的分解了解3,4(4)细菌的合成代谢及其产物的意义了解2,4四、(1)土壤中的分布了解2,4(2)水中的分布2(3)空气中的分布2,(1)正常菌群掌握1,3(2)条件致病菌2,4(3)菌群失调的概念、诱因、常见菌类及检查原则3,4单 元细 目要 点要 求科 目五、、灭菌、防腐、无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1,(1)高温(湿热、干热)掌握3(2)日光和紫外线2(3)电离辐射了解2,4(4)超声波2,4(5)滤过除菌2,4(6)干燥2,(1)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掌握1,3(2)常用消毒剂的种类2,(1)影响因素3(2)效果监测3,、(1)微生物致病性掌握1,3(2)感染与感染性疾病掌握2,(1)寄生了解1,2(2)病原体3,4五、、灭菌、防腐、无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1,(1)高温(湿热、干热)掌握3(2)日光和紫外线2(3)电离辐射了解2,4(4)超声波2,4(5)滤过除菌2,4(6)干燥2,(1)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掌握1,3(2)常用消毒剂的种类2,(1)影响因素3(2)效果监测3,、(1)微生物遗传物质组成结构特点了解1,2(2)细菌染色体1,2(3)细菌质粒1,2(4)(1)概念与分类掌握1,3(2)形态与结构变异2,3(3)培养特性变异4(4)毒力变异2(5)耐药性变异2,(1)概念了解1,2(2)突变2,3(3)基因物质的转移与重组2,3(4)病毒基因的相互作用2,(1)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
中的意义了解2(2)在细菌和疫苗研究中的
意义2七、(1)微生物致病性掌握1,3(2)感染与感染性疾病掌握2,(1)寄生了解1,2(2)病原体3,4
(3)正常菌群 2,(4)菌群失调3,4(5)机体对病原体的对抗力1,2(6)抗细菌免疫1,(1)细菌表面成分掌握1,3(2)细菌进入宿主细胞过程与归宿2,3(3)细菌的毒力1(4)细菌的侵入数量2,4(5)细菌的侵入门户与感染途径2(6)细菌感染的来源与类型2,,(1)概念1,2(2)细菌对病毒感染的反应2,4(3)免疫病理损伤2,4(4)病毒侵入途径与传播2,4(5)抗病毒免疫2,(1)传染性与非传染性感染了解2,4(2)外源性与内源性感染2,4(3)社会感染与医院感染3,:病症与症状(1)病程发展阶段掌握1(2)(1)微生物感染的免疫防治2(2)微生物感染的化学防治2八、(1)概念了解1,3(2)分类法1,(1)细菌与原核生物界3(2)真菌与真菌界3(3)、系统和命名(1)细菌分类单位2,3(2)细菌命名1,3(3)细菌分类系统1,(1)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分类法2,3(2)遗传学分类法4九、微生物学检验概述

(1)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掌握3,4(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要求3,4(3)(1)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3(2)标本的处理熟练掌握2,(1)直接镜检熟练掌握3,4(2)快速诊断
掌握2(3)直接药敏试验3,4(4)常规检验3,4(5)报告3,(1)方法及对应疾病的举例掌握2 (1)实验室感染来源熟练掌握2,4(2)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4(3)微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质控2,(1)动物试验种类、原理了解2,3(2)试验动物选择原则和动物接种法3(3),,,
原微生物中的应用(1)分子生物学概念了解1,3(2)基因诊断概念1,3十、(1)普通光学显微镜熟练掌握3,4(2)暗视野显微镜3,4(3)相差显微镜了解3,4(4)荧光显微镜3,4(5)电子显微镜3,,(1)常用染料熟练掌握2(2)常用染色方法3,4十一、(1)营养物质熟练掌握1,2(2)凝固物质3,4(3)抑制剂和指示剂2,3 (1)基础培养基 3,4(2)营养培养基3,4(3)鉴别培养基3,4(4)选择培养基3,4(5)特殊培养基3,(1)血平板3,4(2)巧克力血平板3,4(3)中国蓝平板或伊红美蓝平板3,4(4)麦糠凯平板3,4(5)SS平板3,4(6)碱性琼脂或TCBS琼脂3,4(7)血液增菌培养基3,4(8)营养肉汤3,4十二、(1)细菌实验室掌握2(2)无菌实验室1(3)基本设备和器具3,(1)平板划线分离法熟练掌握2,3(2)斜面接种法3,4(3)液体接种法3,4(4)穿刺接种法2(5)倾注平板法1,3(6)涂布接种法3,(1)需氧培养法掌握3,4(2)二氧化碳培养法3,4(3)厌氧培养法3,(1)分离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现象熟练掌握1,2(2)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3(3)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2,(1)标本采集了解3,4(2)培养方法3,4十三、(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熟练掌握1,3(2)氧化一发酵试验(O/F试验) 2 (3)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试验)掌握3(4)七叶苷水解试验3,4(5)***红试验2(6)V-(1)明胶液化试验掌握3(2)吲哚(靛基质)试验3,4(3)硫化氢试验3,4(4)尿素分解试验1,3(5)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1(6)氨基酸脱羧酶试验2,(1)枸橼酸盐利用试验掌握1,4(2)丙二酸盐利用试验1,(1)氧化酶试验掌握3,4(2)过氧化氢酶试验(触酶试验)2(3)***盐还原试验1,4(4)脂酶试验1,2(5)卵磷脂酶试验1,4(6)DNA酶试验3,4(7)凝固酶试验2,3(8)CAMP试验4(9)胆汁溶菌试验3,(1)O/129抑菌试验掌握2(2)杆菌肽试验2,4(3)奥普托欣(Optochin)试验1,3十四、血清学试验概述 了解2十五、,,4十六、,,4十七、,2 (1)半自动化仪器熟悉3(2)血培养系统熟悉3十八、(1)生物学特性掌握1,2(2)所致疾病2(3)微生物学检验3,(1)生物学特性掌握1,3(2)所致疾病2(3)微生物学检验3,(1)生物学特性掌握1,2(2)所致疾病2(3)微生物学检验掌握3,(1)生物学特性掌握1,3(2)致病性2(3)微生物学检验3,(1)脑膜炎奈瑟菌掌握2,3(2)淋病奈瑟菌2,,2十九、(1)通性熟悉2,3(2)分类1,(1)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性状熟悉2,3(2)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验3,(1)生物学性状掌握1,2(2)所致疾病2(3)微生物学检验3,(1)生物学性状掌握1,2(2)所致疾病2(3)微生物学检验3,(1)枸橼酸杆菌属掌握2,3(2)克雷伯菌属1,4(3)肠杆菌属2,3(4)沙雷菌属4(5)哈夫尼亚菌属2,3(6)爱德华菌属3(7)变形杆菌属2,4(8)普罗威登斯菌属2 (9)摩根菌属 3(10)耶尔森菌属1,2二十、(1)生物学性状熟练掌握1,2(2)微生物学检验3,(1)生物学性状掌握1,2(2)微生物学检验3,,,4二十一、,,4二十二、(1)厌氧菌的分类掌握1,2(2)厌氧菌的检验3,4二十三、需氧和/,(1)简述熟悉2,3(2)产单核李斯特菌1,,3二十四、(1)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1,3(2)致病性2(3)微生物学检验3,
介简述掌握2,3二十五、(1)铜绿假单胞菌掌握2,3(2)荧光假单胞菌熟悉4(3),3二十六、,,,3二十七、(1)繁殖周期与形态染色熟悉1,3(2)抗原成分(3)分离培养(4)(1)沙眼衣原体熟悉2,3(2)鹦鹉热衣原体(3)(1)直接镜检熟悉3,4(2)抗原检测(3)核酸检测(4)分离培养(5)抗体检测二十八、,(1)形态与染色熟悉1,3(2)抗原构造(3),(1)标本的采集熟悉3,4(2)直接检查(3)分离培养(4)血清学检测掌握二十九、(1)形态与结构熟悉1,3(2)培养特性(3)生化反应(4)抗原成分(5)(1)肺炎支原体熟悉2,3(2)(1)肺炎支原体掌握3,4(2)解脲脲原体三十、(1)生物学特性熟悉1,3(2)微生物检查3,(1)生物学特性1,3(2)微生物检查3,4三十一、,(1)生物学特性熟悉1,3(2)致病性2,3(3)微生物学检验3,(1)生物学特性熟悉1,3(2)致病性2,3 (3)微生物学检验 3,(1)生物学特性掌握1,3(2)致病性2,3(3)微生物学检验3,4三十二、,(1)病毒的大小、形态熟悉(2)(1)(1)概述熟悉(2)朊粒2,,(1)标本采集运送熟悉3,4(2)处理原则(3)培养方法(4)鉴定基本原则(5)显微镜检查(6)病毒抗原检测(7)病毒抗体检测(8)(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意义)(1)流感病毒掌握3,4(2)呼吸道合胞病毒(3)麻疹病毒(4)风疹病毒(5)肠道病毒(6)轮状病毒(7)乙脑病毒(8)汉坦病毒熟悉(9)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
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掌握(10)肝炎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1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狂犬病毒熟悉(13)人乳头瘤病毒三十三、(1)概念掌握1(2)分类熟悉1 (3)生物学性状 1,3(4)致病性3,(1)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掌握3,(1)生物学性状掌握1,3(2)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4(3)临床意义熟悉2,3(4)治疗原则2,(1)生物学性状掌握1,3(2)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4(3)临床意义熟悉2,3(4)治疗原则2,(1)曲霉菌熟悉1,2,
3(2)毛霉菌目(3)组织胞浆菌(4)卡氏肺胞菌(5)皮肤真菌三十四、(血液、脑脊液、痰、尿液、粪便、性传播疾病、创伤)(1)常见病原菌熟悉2,3(2)标本采集及运送掌握3,4(3)检验方法(4)临床意义熟悉2,3三十五、(1)KB法、稀释法试验原理熟练掌握1,3(2)KB法、稀释法试验方法3,4(3)KB法、稀释法试验结果解释1,3(4)KB法、稀释法试验影响因素3,4(5)杀菌试验熟悉2,3(6)(1)厌氧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熟悉2,3(2)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3)(ESBLs、MRS、HLAR、VRE、PRP、AmpC酶)(1)耐药表型检测方法掌握3,4(2)耐药菌药敏结果报告原则熟悉2,3三十六、,(1)概念(2)特点(3)(1)监测内容、类型2,3(2)细菌污染监测(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4)保证措施三十七、(1)全体技术人员的水平熟悉3,4(2)操作手册熟悉2(3)设备熟悉1,3(4)培养基、染色液及生化试剂掌握2,4(5)药敏试验掌握3,4(6)质控标准菌株熟悉 (1)机构设置及作用熟悉2,3(2)(1)实验室分类、分级熟悉(2)生物安全柜(3)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掌握(4)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