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杜牧的诗(有拼音和注释).doc

格式:doc   大小:1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杜牧的诗(有拼音和注释).doc

上传人:书中金屋 2023/2/8 文件大小:1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杜牧的诗(有拼音和注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杜牧的诗(有拼音和注释) 】是由【书中金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杜牧的诗(有拼音和注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shānxíng
山行
tángdùmù
(唐)(杜牧)
yuǎnshànghánshānshíjìng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báiyúnshēngchùyǒurénjiā
白云生处有人家。
tíngchēzuòàifēnglínwǎn
泊车坐爱枫林晚,
shuāngyèhóngyúèryuèhuā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说明
:在山中行走。
:登上远处的。
:暮秋季节的山。
:石子的小道。
: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还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
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轿子。
:由于。
:枫树的叶子经暮秋寒霜以后变为了红色。
:夜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曲折曲的小道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由于喜爱这暮秋枫林暮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qīngmíng
清明
tángdùmù
(唐)(杜牧)
qīngmíngshíjiéyǔfēnfēn
清明节气雨纷繁,
lùshangxíngrényùduànhún
路上行人欲断魂。
jièwènjiǔjiāhéchùyǒu
借问酒家哪处有?
mùtóngyáozhǐxìnghuācūn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说明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日有扫墓、踏青、插
柳等活动。宫中以当日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布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
戏。
⑵纷繁: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仿佛灵魂要与身体分开同样。断魂:神态凄迷,烦
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绵延,飘飘洒洒下个不断;这样天气,
这样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沉,神魂凌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乡村。今在安徽贵池秀庙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代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文
江南清明节气小雨纷繁飘洒,路上羁旅游人个个潦倒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哪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jiāngánchūn
江南春
tángdùmù
(唐)(杜牧)
qiānlǐyīng
ílǜìó
t
yng
hng
千里莺啼绿映
红,
shuǐcūnshānguōjiǔqífēng
水村山郭酒旗风。
náncháosìbǎibāshísì
南朝四百八十寺,
duōshǎolóutáiyānyǔzhōng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说明
:即鸟语花香。
:外城。此处指城镇。
: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志的小旗。
: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小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
江南大地鸟叫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到处酒旗漂浮。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盖在风烟云雨中。
qiūxī
秋夕
杜牧
yínzhúqiūguānglěnghuàpíng
银烛秋光冷画屏,
qīngluóxiǎoshànpūliúyíng
轻罗小扇扑流萤。
Tiānjiēyèsèliángrúshuǐ
天阶夜色凉如水,
Zuòkànqiānniúzhīnǔxīng
坐看牵牛织女星。
说明
⑴秋夕:秋季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巧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轻盈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⑷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照射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冷如冷水,静坐寝宫凝望牛郎织女星。
对牛抚琴
战国时期,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
有一天,天气明朗,公明仪带着琴到达郊野,远处有一头黄
牛正在吃草,公明仪立时来了灵感,他摆好琴,拨动琴弦,对牛
谈起琴,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响也没有,尽管低
头吃草。
公明仪认为老黄牛不喜爱听这首曲子,于是就换了一首,可
是老黄牛仍是低头吃草。
公明仪将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老黄牛仍是不理睬。最后,
老黄牛吃饱了,居然慢吞吞的走了。
公明仪绝望极了,人们宽慰他说:“不是你弹得不好,是老
黄牛根本听不懂。”公明仪叹了口气,只能抱着琴回家去了
成语对牛抚琴就来自于这个故事,人们就用“对牛抚琴”来
比喻对愚笨的人讲深刻的道理,也用来耻笑人说话不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