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09年甲肝培训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9年甲肝培训计划.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9/2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9年甲肝培训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9年甲肝培训计划
营海镇 2009年甲肝查漏补种活动培训计划
为了做好全运会期间的疫苗针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本镇实际,我镇卫生院决定在8月 24日- -14岁儿童进行甲肝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活动前对公共卫生科成员要进行甲肝查漏补种工作培训。培训计划如下:
一、时间:2009年8月 23日
二、地点:镇卫生院三楼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公共卫生科成员
四、培训者:王佩刚
五、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甲肝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不良反应等,
查漏补种的目的、意义,对象、时间、组织实施,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各种表格的填写等。
营海镇卫生院

营海镇 2009年甲肝查漏补种活动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镇卫生院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公共卫生科成员
培训者:王佩刚
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甲肝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不良反应等,
查漏补种的目的、意义,对象、时间、组织实施,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各种表格的填写等。
营海镇 2009年甲肝查漏补种活动培训内容甲肝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潜伏期为2~6周,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甲肝的临床症状
甲型肝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83%左右的甲肝患者有发热(大多在38℃一39℃之间),平均发热3天,但也有15%的患者发热超过5天。90%的患者有黄疸,消化道症状较重,ALT升高的幅度大、800IU/L-2000IU/L可占55%。甲肝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外医学流传分册 1994),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肝的预防
除了积极把好"病从口入"这个关以外,可以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力的接近100%。只要在胳膊上注射一次,便可使机体产生能预防甲肝的免疫能力
,不会感染上甲肝。
甲肝的诊断
甲型肝炎患者发病后1~4周血清中即可检出甲肝特异性抗体。该特异性抗体主要有两种,即早期甲肝抗体: 1gM型抗体(抗HAV,IgM)以及恢复期甲肝抗体: 1gG型抗体(抗HAV- IG)。前者在感染初期占优势,3个月后滴度下降,
于6~8个月后不易检出;后者初期滴度较低,后逐渐升高,该抗体在康复后仍可维持相当滴度,可持续数年或更长时间。由于抗HAVIgM仅出现在感染早期,第二次感染时不再出现,是对近期感染进行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也是当前诊断甲型肝炎最简便的方法。因此,凡抗HAV,1gM阳性提示为急性感染或复发,且只需检测急性期单份血清可立即作出诊断。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如有甲肝接触史,有进食毛蛐等不洁饮食史;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全身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