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电影1942观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影1942观后感.docx

上传人:或许我是传奇 2023/2/1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影1942观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电影1942观后感 】是由【或许我是传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影1942观后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电影1942观后感
电影《1942》表现的这场大饥荒,造成了300万人死亡,300万人背井离乡。从1942年春天开头,河南各地消失冰雹、大风与黑霜,然后是遍地大旱、蝗虫肆虐。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电影1942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电影1942观后感1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灾民们纷纷离家逃荒。由于日本的入侵,救济的缺失,这一场灾难,夺走了河南三百万人的生命。
1942电影观后感那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年月。
那是一个一条人命值两块饼干的年月。
那是一个人尸只能为狼狗所食的年月。
一九四二。一个可怕而又可悲的年月。——题记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灾民们纷纷离家逃荒。由于日本的入侵,救济的缺失,这一场灾难,夺走了河南三百万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这是电影中的独白,现在读来觉得颇为讽刺。在那个时代,与那些“国际时事”相比,死三百万人算什么?更何况,这三百万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而已。***的政府官员都尽可能远离灾区,将兵力撤出河南,蒋介石忙于战斗的前线,打算甩开河南这个“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灾民中混有军队士兵,便驾驶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黑烟滚滚,沙石四溅。在这个战火四起的年月,灾民们无处可逃。他们只能在心里怀着一点渺茫的盼望,在那不知通往生还是死的无尽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谁去关怀呢?当活着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当食物已经变成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计量单位,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全部人都自身难保。人尸为狼狗所食的惨烈可怖的情景,见证了那个时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灭。
然而,我们庆幸,在那个时代,总还有那么几个闪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动我们。花枝,一个一般平凡的逃荒者,一个母亲,她顽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白修德,一个美国的记者,作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卷入这场灾难之中,然而他有作为人的本性的和善和作为记者的责任感。他随着灾民们历经了种种苦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河南大旱的现实和真像告知全世界,让河南的灾情得到了重视,获得了救济。在大灾大难之中,终究还是有那些暖和我们的存在。
电影1942观后感2
首先刚看到这一部电影的名字,应当是那种红色电影,而我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是特别深恶痛绝的,看一次就会特别的愤恨一次,我不是传奇中的愤青,可在一些特定的状况下,爱国是作为一个国人的底线,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所以我就不情愿主动去看这些让我很虐心的东西。另一方面,明显这应当是那种还原历史,纪实类的电影,而对于这类电影我也是有一种好像是天生的排斥,怕这些电影加入编剧、导演、演员自己的思想后,演绎的不再像当时历史本应有的那种感觉了,而我又是一个情感思想很简单受到别人或者环境影响的人,所以我就只好靠自己来刻意避开这些思想的入侵来保留自己思想中的本真了。但是这部电影看下来好多的感受好像一下子将这些矫情的想法全部淹没了。
辛酸,灰色的笑点。对于笑点我只能这么形容了,我也不知道是否是纯正的河南方言,配上那些土掉渣的人们的演绎,的确时不时地让人发笑。可是那笑是如此地辛酸,让人的心像被一双大手用力地扭曲的`难过。
电影以一个地主和一个佣农家庭结伴逃荒的过程为线索来呈现当时战斗的残酷和自然灾难的无奈。影片一开头,老东家迫不得已借粮给佃户,派栓柱去叫兵结果引来日本军队,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家财散尽,不得已走上逃荒的道路。老东家便在这逃荒中成了他的长工和佣户的领头人。逃荒路上不行能是一帆风顺的,从河南逃荒到陕西的整个历程中遭受寒冷,饥饿,飞机空袭,好不简单赶到陕西,却不被陕西政府所接纳。灾民们好不简单的一点生的盼望又破灭了。影片的结局是失去全部亲人的老东家认了一个失去全部熟悉的人的小女孩为孙女,两人携手走在一片桃花绚烂中。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压抑,沉痛的心情无法言说。对于1942年,或许许多人都和我有相同的感觉吧,只过分地关注战斗,却忽视了战斗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了。
当然影片带给我们震撼的不仅仅是饥饿,同时还有人的尊严。电影里有两个人物:栓柱和老马,便从正反两面诠释了尊严这两个字。栓柱卖了她的一夜妻子花枝,带着两个孩子跟着老东家逃荒,却把孩子都丢了,只留有一个风车。为了这唯一的念想,当被日军俘虏时,誓死不食嗟来之食,被日军残忍杀害。而老马,从厨师到法官再到日军的阶下囚,尊严在生命的考验下慢慢泯灭。这无疑是本片的另一个***点,尊严和生命哪一者更加重要,我想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前者,想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今有朱自清绝食显志,很多事例都在无声地回答这个问题。但真正值我们面对像栓柱老马那样的境况,特殊是在面对外国侵略者时,我们还会有栓柱那样的士气吗?或许有人会认为栓柱的死太圆满,但在我看来,他的不屈,他的士气,甚而他对孩子的爱都是可歌可泣的,我佩服这种人,是条汉子!
说到这儿好像一个问题不得不提了,这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国。每每提到这个问题,我就会忍不住愤青。看着片中日军的飞机不断地轰炸着叫做中国的土地,残败不堪,满目疮痍尽收眼底时,我真的会一下子词穷,满脑子除了“禽兽”这个词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就特别恨自己为什么就没有那么好的文采,可以很文艺地骂的那些种种一无是处,支离破裂。爱国好像谁都懂,如你所想,做你所想,我想就够了。始终都坚决地信任着事物的进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将来必定是光明的。
我想我们现在应当做的只有珍惜和信仰了。珍惜生活,信仰生命。
电影1942观后感3
影片结束时,我哭了。心情很简单,哀痛、苦痛、怜悯、无耐似乎都不能精确     的描述这个心情,我说不上来,更像是一种慈善。我也不情愿去太多的思索这个心情究竟是什么,只是让自己流着泪。
回来的路上始终在思索为什么觉得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说,可能许多人会不觉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己,究竟被什么打动了,肯定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实。我在看的过程中,会去自然的对比现在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国,真的如同天堂一般。觉得自己太幸福,也感谢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但越往后面看,我确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现在的中国去掉经济高速进展光鲜的外衣后,其实骨子里面的东西,跟1942年竟然没有两样时,我不仅打了个寒颤。我脑子里开头出现出那位外国记者反复问道的一个问题:“怎么会这样?”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在此陷入胶着状态,大面积的蝗虫和旱灾使得夏秋两季绝收。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最终的出路就是贩人,年轻的闺女媳妇通常被买去周家口等地的窑子。电影中,徐帆扮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己卖了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整个(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男人听罢,悄悄无语,只能无能为力的目送马车离去。
天灾或许还可以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斗带来的损害却是避无可避。即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官僚和城市。天灾来时,农夫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应亦不行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头,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信任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一直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终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头,打点上下级关系,最终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好像《1942》摆出的是一盘没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几乎动用了一切好像可能救灾的外在手段:政府动用军粮的救济、宗教团体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民间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刘震云和冯小刚是才智而布满灵性的,在片尾消失了这样一幕,大当家收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类最终开头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人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只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彼此的去爱时,人祸才能最终避开。
电影1942观后感4
这个五一假期看了一不叫1942的电影。1942的情节平常听多了,这次是真正去看。内容也许是:
在国民党政府无视饥荒造成的大面积灾难和人员死亡的背景下,遭慌的地方人们选择举家出门逃荒,壮丽的人流就开头漫长的从河南逃往陕西的路,路上许多人都饿死了。老东家一家和瞎鹿一家在人流中相遇并肩走上逃荒路。期间还遇上了日本军轰炸。最终两家的亲人是死的死、卖的卖,只剩下了老东家和小孙子到了往陕西的火车上,结果还在一阵枪林弹雨中闷死了小孙子。老东家难过至极,不知道自己这毕竟是在干什么。逃荒原来是想救全家,未料反倒把大家害死了,所以他打算逆着人流往回走,想死的离家近一点。路上遇到了一个全家也都死了的小女孩,二人一同走向回家的路。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做的最多的就是比较现在的生活,发觉,自己真的是太幸福了。看到长满虫发霉的面包,看到饥饿要去卖人的情节,心中有说不出的心酸。当时的社会是有多黑暗,国民政府当时肯定不缺人手,但他们只把百姓看作是草芥,还要收粮。卖儿卖女卖老婆,唉!人间的悲伤啊。同事人为什么官员们就能随心所欲,而一般百姓一个一个地在饥饿中死在路边。人吃人,甚至是狗吃人比比皆是。一个人当时只值一点米!
在这部电影中看出了许多事实。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了,侵略者在国土上肆意践踏,本国政府又在不断剥削,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是一点没错的,我们现在的美妙生活不知道使用了多少血汗来铸造的。莫非我们就好意思虚度年华?享受前人的成果而不去努力。
最终消失的一幕老东家收养了失去家庭的女孩,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方法我们要学会不分彼此得去关爱对方。那种黑暗的世界才会消失曙光。人类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没有差距,若当时的政府明白这一点,那么中国也就不会被外人所侵略,假如当时的难民们明白这一点。那么卖人吃人的事情也就不会这样发生。应当醒悟了我们。我们现在的社会何尝不是存在许多的冷漠,哄骗,不信任。当人们见到老人摔倒不敢去扶,当某人帮住别人捉小偷还要找人证明偷东西的不是他。就证明这个社会是不和谐的。我们还是要相互关爱起来。把正能量传递下去
这部电影令人感概太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也太多太多。关爱别人先从自己做起。
电影1942观后感5
昨晚和伴侣一起去看的1942,当时叫伴侣看电影,没说看什么,他迟疑了,当说到是1942时,他变成了毫不迟疑。
对于那段历史,不是很了解,今日和老妈谈天时她才提到,当时姥爷就是从河南逃难到山西的。当时姥爷还很小,老奶拿担子挑着他一路北上,逃到了山西,他们也许也想不到,70年后,会有人会为他们拍一部戏,叙述他们那段不为人知的经受。
影片中有许多逼真的场面,包括日本飞机投掷____________,下面的人瞬间粉身碎骨,还有飞机扫射,人中弹后的样子,包括狗吃人内脏,每一个场面都触目惊心,但冯导把画面做的让人可以接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血腥,但这一点也渐少不了对某岛国的痛恨。
国民政府的种种行为,不得不让人感到另一种生气和绝望,***,***,草菅人命,300W乃至更多的百姓,就是那么没了性命的,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还得感叹老百姓啊,永久的逆来顺受,在那种状况下,都不会选择抗争,不会去偷,不会去抢,连拿自己的子女妻小换粮食,都换的那么有秩序。有这样的民众,并不贪图什么,只是为了活命,不介意上面的宰割,上面的当权者就不能给他们个活路么!
冯导平实的叙述了那段历史,没有参杂主观的对与错,是与非,只是让观众从中自己去体会是是非非。我们饱着肚子,去经受那个年月的难民饥寒交迫的日子,去想当时连吃都是问题的人们的那份艰辛,在看完电影后悄悄的走出影院,总结自己收获的点点滴滴。
电影1942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