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校区网络中心建设规划
我校新校区建设中,校园网络作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作为重点工程来实施,现将我校新校区校园网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初步规划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一、规划要点:
1、必须满足现代教育和现代化办公的需求
现代化的教育普遍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现代化学校管理也必须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和相应的管理方法,如校园一卡通等,作为高等教育的学校,信息检索,信心发布等,都依赖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和网络平台。一个集视频、语音、即时通信等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能充分满足现代化教学和管理的校园网络是我们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
2、技术必须要有前瞻性
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太网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已进入万兆以太网的时代,网络应用也已经远不止HTTP、FTP等传统服务,祖播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面向公众传输实时视频成为可能,基于此技术,网络取代闭路电视成为电视转播、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的首选技术。作为新建的高等院校,保持网络技术的先进性不仅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避免重复投资的需要,更是保障教学和管理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
3、必须充分考虑投资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鉴于学校建设经费紧张的现实情况,在网络建设中必须考虑投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基础网络要高起点,规划要科学合理,既要避免规划不到位造成的日后功能限制,也要避免规划失误造成的功能闲置;网络设备要采取分期分批逐步投入的方法,做到有限资金的有效合理利用。网络设备选型要保证较高的性价比,既要满足应用的需求、管理的便捷和售后的保证,也要考虑财力的可承受。
4、严格施工管理
新建高等院校的网络建设具有一定的样板性,必须严格施工管理,高起点、高标准、把网络建设工程做成区域内的示范工程。
二、初步规划方案:
我校新校区网络采用万兆以太网架构,从主干到汇聚全部采用硬件全面支持IPv6设备,各楼宇接入层设备也采用支持IPv6设备,楼宇汇聚设备分别布置于各楼宇内。楼宇之间的汇聚采用按照功能兼顾区域的汇聚方法,如教学楼群汇聚、实验楼群汇聚、学生公寓汇聚等;根据流量大小和管理的便捷考虑汇聚设备放置地点,对于流量较大和便于管理的汇聚如图书馆、教学楼群、办公楼群,汇聚设备放置于该区域的中心楼宇内,流量较小和管理不便的的汇聚如实验楼群、学生公寓等汇聚设备,可考虑放置于网络中心机房。
网络主干链路全部采用光纤链接,并保证有足够的冗余链路。
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拓展网络应用,利用祖播技术将校园电视台和电教中心的闭路电视系统以及安防监控系统移植到网络上来。
鉴于学校搬迁方案至今未确定,对于现有设备的利用,有两种方案:1、学校整体搬迁,现有设备下放到二级网络使用,如网络核心交换机可用于图书馆的核心汇聚;2、如学校采取部分搬迁的方案,现有设备则职能用于日后的应急备份和新校区网络二期工程使用。
初步规划方案拓扑图附后。
三、设备选型:
核心交换机采用锐捷网络的RG-S8600系列
RG-S8600是锐捷网络推出的面向十万兆平台设计的下一代高密度多业务IPv6核心路由交换机,满足未来以太网络的应用需求,支持下一代的以太网
100G速率接口,提供14横插槽设计、10竖插槽设计和6横插槽设计三种主机:RG-S8614、RG-S8610和RG-S8606。
RG-S8600系列高密度多业务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