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西山庭院.ppt

格式:ppt   大小:6,455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山庭院.ppt

上传人:luyinyzhi 2017/9/21 文件大小:6.3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山庭院.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本目录

1-1项目概况
1-2文化品位
1-3区位现状
1-4建筑语言

2-1景观分析
2-2道路分析
2-3空间功能

3-1院落单元
3-2单体设计
3-3户型拼接
四。规范
西山,京西风景环境之轴心 名校学府,千年文脉的腹地,引领人文精神的溯源颐和园,百望山、京密引水渠,厚重、,是京城最具有前景的理想居住领地
区位概念篇
北京市海淀区以历史、文化、风景为胜,本项目位于此京西上风上水之地,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附近,、周边
历史文脉丰富,并为中关村概念大区所涵盖。万科西山庭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风景秀丽的京密引水渠畔,圆明园西路
与五环路交叉口往北约300米,农大南路附近,南望中关村大街,北接上地高科技园区,北大、清华分布周围。
地段人群很大一部分属于知识阶层,有着较高教育程度,甚至留学背景的成功人士,他们以知识资本完成财富积累,
经历了漂泊和奋斗之后,对于更高品质住宅的要求便凸显出来,对“身心归宿”和“真正家园生活”的向往愈发迫切;他们在
对整个西方文化、社会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产生新的审视,“西山庭院”正是希望让他们在选择高品
质居所的同时,能够获得文化认同及精神上的归属感。
区位文脉分析
人文大宅、院落友居生活 百年来,西山深得皇家贵胄,文人学儒、名门大家厚赏。经百代历史蕴积,使得这块土地呈现出深远悠久的高华气质。 延续地脉环境优势,在这片深厚的、充满皇家意蕴的土地上,注定要有一种近乎艺术收藏价值的建筑,才可达到自然与人的有机交融。 “京西何兮”凝铸着万科人、万科品牌特有的人文精神,汲取着海淀文明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逐渐发展为京西独立的文化品牌,表达着万科的特有京西情结和重现西山人脉的决心。它传递着学术界和文化界对再现西山历史居住文明的呐喊,传递着环境和建筑文化研究者面对北京传统民居近乎消亡这样一种现实而发出的铿锵有力的呼声。 3、人文亮点:挖掘地域文化 历经3年时间打造一个项目,塑造一个品牌,这就是万科的功力。缺乏地域文化根基的项目或品牌注定走不远,融合地域文化,打造人居文化,真正实现居住附加值是万科的一贯手法。对于万科西山庭院这个项目,万科可谓匠心独运,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让万科京化。 地域文化 北京万科举行“京西何兮”文化论坛,站在居住文明的拯救者而非关注者的角度,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多个角度为世人展现了全新的京西人居风貌,打造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人文与生态和谐统一的西山人居新空间。满怀京西社会高度责任感的“建筑新文化运动”,通过复古并创新现代的院落友居生活,营建有益的公共交流空间,来广泛影响京西的社会意识和生活观念。以回归西山人居传统“意境时代”为己任,倡导一种更接近自然和谐、精神和谐、审美和谐的居住新理念。
文化再续
主题
在人文,友居,地域的态度下,
西山庭院,设计采纳了具有北京特色的深宅大院——四合院的居住精神,院落与街坊的
亲切宜人的居住形态.
东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一些重视亲情,喜欢群居这样的特点,而西方主要是游牧民族成长起来的,他们喜欢开阔,喜欢独立;东方人重视亲情关系,所以家庭观念更重。我们在人居建设当中必须要考虑中国特色的东西,所以我们简单地模仿不行。西山在这方面作到了让中国人更加喜欢的一种居住方式.
院落文化——四合院被现代文明所解构,其中所包含的审美要素变成了文化遗产被人们所缅怀,并升华为人们一系列美好愿望和精神寄托的载体。当东方遇到西方,现代吸纳传统,重新回到“庭院”的生活才有可能使仅仅是“集合”在一起的人群变成友善的邻居。构建新的居住群落,和谐自然的人居关系,强调邻里的生活氛围,人以群分的相聚相融,通过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创造出一个友善、轻松的居住氛围,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出这一特定人群共同的价值取向及社会功能,使得同一屋檐下的“业主们”在充分享有私密空间的同时,通过健康、丰富的人际交往,实现人的社会属性;寻找真正“家”的感觉,“小家”与“大家”的融合;
规划设计篇
新城市主义起源于美国,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至2O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进程伴随着小汽车时代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充足,
很多美国人的居住方式转变为居住在郊区,工
作在城市中心。这种生活分离的郊区开发模式
替代了传统社区开发模式,被称为“城市蔓延”
或者称为“现代主义。然而现代主义的生活方
式特别是郊区运动的负面效果逐步显现,一
些城市专家和规划师对此表示担忧,并提出
了相应的改革主张,“新城市主义”(New U r—
banism )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中的代表是
安德雷斯·杜安伊和伊丽沙白·普拉特夫妇提
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和彼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