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2
文档名称:

六施工方案技术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1,309KB   页数:8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施工方案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taotao0c 2017/9/22 文件大小:1.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施工方案技术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章施工方案技术措施
第一节测量放线
1、施工测量特点
本工程建筑规模大,由9个单位工程组成,㎡, 尤其是车库占地面积较大,分为三个段,9个单位工程采取整体施工,相对关系严格,对量距精度的要求较高,施工测量要求有一个整体控制理念, 并应采取先进的电子测距手段。必须确保满足规划条件。
测量工作需要制定严格的测量工作流程。施工测量既是各施工阶段的先行引导性工作,又是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工程项目取得优质施工质量的必要保证,尤其对于大型复杂工程来讲,测量效果的质量保证,是彰显施工单位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2、施测准备

配备具有一定资质的测量放线队伍,所有测量放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其中设测量放线工高级工、中级工各1名。

序号
仪器名称型号
精度指标
数量(台)
1
电子全站仪
±2″,±(2+2×10-6D)mm
1
2
电子经纬仪
±2″
3
3
数字水准仪
±
1
4
自动安平水准仪
±1mm/km
2
5
激光垂准仪
1/4万
1
6
钢卷尺(50m)
误差<
2盘
7
钢卷尺()
12把
8
钢卷尺()
12把
9
计算机
1
10
打印机
1
11
传真机
1

小型材料主要有(计算器、拉力器、太阳伞、线车子、墨斗、接收靶、对讲机、线坠、钢板尺、钢针、文件柜、大锤、手锤、射钉、防盗柜、铁锹等)。


(1)按照《计量法》及测量仪器《检定规程》的要求,对所有工作岗位上使用的B类仪器设备进行周期检定,光电仪器送国家光电检测中心、光学仪器送市级检定站、钢卷尺送市级长度检定中心检定;
(2)按照企业管理标准,对C类测量器具进行对比检定;
(3)在测量仪器检定周期内,每季度对仪器主要轴线关系进行自校准,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有效。
. 熟悉、校核设计图纸
(1)对建筑总图的定位条件进行校核,正确选择主要条件,对施工现场条件进行实测实量,核对实地与图纸尺寸是否一致,确保定位条件唯一、正确;
(2)对各专业图纸中的测量放线数据进行重点校核,包括:坐标与边长、夹角对应,角度、边长条件对应,曲线各要素对应,不同图纸中相同部位尺寸、标高一致等等,若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务必在施工之前妥善解决;
(3)对设计高程与邻近路面、管线接口实际高程进行核对,以确认其合理性。
. 校核定位依据桩
(1)对定位桩的坐标数据与设计条件进行校算;
(2)实地校测桩位精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对两个(或以上)水准点进行复合校测,精度符合要求后,取中值使用;
(4)定位桩经校测后采取保护措施,以保证施工期间正常使用。
. 编制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1)在设计文件具备后,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纲要,分阶段编制测量施工方案,经主管技术领导审批后,作为本工程测量施工的指导文件;
(2)施工测量方案应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一经批准,应认真检查落实情况,确保施工过程自始至终受控。
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的施测
1 校核红线桩,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进行平差后,测设建筑物建筑方格网,测设时,选用较长的边为起始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测设两级控制网,Ⅰ级控制网施测精度满足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技术指标,间距100-300m,控制桩设在变形区以外,避免桩位变形,Ⅰ级控制桩同时又是标高控制桩,用来校测Ⅱ级控制网。Ⅱ级网采用矩形控制网,控制网的精度满足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0的技术指标。
(1)±,。
(2)±,根据流水段的划分,在建筑物内设置内控点,每楼至少设置3个点,便于校核。
2 基础放线,先根据Ⅰ级控制网,校核Ⅱ级控制网,再根据Ⅱ级控制网向基坑内投测建筑物主轴线,闭合校测精度合格后,测设细部轴线及尺寸线。
3 楼层放线利用激光铅垂仪将内控点投测到施工层闭合校测精度合格后,施测其它位置线及细部线。
高程控制测量
1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在建筑物周围测设标高控制网,精度满足国家三等水准的技术指标±4 mm,平差后作为标高施工的依据。
2 高程控制网应采用附和测法使用数字水准仪施测,主要建筑物附近不少于3个点,控制点间距不大于100m。
3 高程控制网应在桩位埋设15日后,沉降稳定后施测。
4 标高竖向传递
(1)±,利用现场标高控制网采用水准仪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