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击壤歌
击壤歌
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歌的歌词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
击壤歌- 简介
【年代】:先秦【作者】:无名【内容】: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译文】:
太阳升起,下田劳作, 太阳落下,归来歇息。 开凿井泉,就有水饮, 耕种田地,就有米食。 这种生活是多么安闲自乐, 谁还去向往那帝王的权力?
【出处】:
据《帝王世纪》记载,传说是原始社会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过着安定的日子,有一位八九十老人人,一边悠闲地做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着歌
击壤歌- 【注释】:
1、《艺文类聚》作:“帝何力於我哉!”《乐府》 、 《诗记》 同。 《初学记》 作:“帝力何有於我哉!”《太平御览》或作:“帝何德於我哉!”2、白话文:白天出门辛勤地工作,太阳落山了便回家去休息, 凿井取水便可以解渴,在田里劳作就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皇帝老儿的权力我也不希罕喽!
击壤歌- 解析
《帝王世纪》中记载:"尧时有壤父五十人,击壤于康衢,或有观者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壤父作色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壤夫者,尧时人也。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壤夫年八十余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夫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与我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很简单的生活状态,可惜现代人永远也回不去了。不止现代人,即使是古人,遇到连年天灾,又有战乱,上有官员欺压百姓,下有盗贼四起,这种生活也就显的更加难能可贵了。好好生活下去其实并不需要太多,有时候简单东西得不到,才会退而求其次去追求一些更难追求的东西。这看似矛盾,课对我而言确是事实。普通人能够轻易获得的东西婚姻和家庭,对我而言是永远也不会得到的。现代人为房为车,酿成了一种把人困得透不过气的氛围,让人很难突围。简单生活过不了,富裕生活得不到,人就这样生活在夹缝中。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状态也就成了一个永远的理想。
击壤是“一种投射游戏。这种游戏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性,只有瞄得准,力量用得得当,才能击中目标。据晋周处《风土记》和魏邯郸淳《艺经》等书介绍,"壤"是用木头做的,前面宽后面尖,阔约三寸,形状就像一只鞋子一样。玩的时候,先把一只壤插在地上,人走到三四十步开外,用手中的壤向地上的壤击去,投中的就算赢。击壤对后世游戏的影响非常之大,如宋代的"飞?",清代的"打瓦"等等游戏形式,都是由击壤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