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6
文档名称:

《一千零一夜》经典中外文学.pdf

格式:pdf   大小:2,891KB   页数:4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一千零一夜》经典中外文学.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9/23 文件大小:2.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千零一夜》经典中外文学.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家名译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一千零一夜
郅溥浩/ 编译
全译插图本
中国戏剧出版社
国王山鲁亚尔和宰相女儿山鲁佐德
在《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开始有一个楔子:萨姗国王山鲁亚尔因为王后的
不忠曾发誓要每天娶一位新娘,然后第二天早晨把她杀掉。宰相的女儿山鲁佐
德为了解救无辜的姐妹,自愿嫁给山鲁亚尔,并用每夜给国王讲故事、但故事
的结尾第二天再讲的方法使自己免遭杀害。就这样她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大
大小小的故事共讲了近 200 个,国王听后终于被感化,并正式封她为王后。图
中的山鲁佐德正在给国王山鲁亚尔讲故事。
译本序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的一部文学
名著,也是阿拉伯人民贡献给世界文苑的一株闪烁着异彩的奇葩。
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男女老幼读者几乎无人不晓。它汇集了
古代近东、中亚和其他地区诸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诡谲怪
异,神幻莫测,优美动人,扣人心弦,焕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高尔
基在谈到它时说:“在民间文学的宏伟巨著中,《一千零一夜》是最
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它表现了东方各民族———阿拉伯人、波斯
人、印度人———美丽幻想所具有的豪放的力量。”
本书从公元八九世纪之交在阿拉伯地区流传,直至16 世纪初
在埃及定型成书,经历了七八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实际上,它与中
世纪阿拉伯文人文学同步发展,尽管它一直以说书的形式在口头
流传。它的故事最早来源,是一部名叫《赫扎尔· 艾福萨纳》(即《一
千个故事》)的波斯故事集,而这个故事集中的许多故事来源于印
度。中世纪的阿拉伯,尤其在阿拔斯王朝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
荣,文化昌盛。首都巴格达是当时最大的商贸中心。那里商贾云
集,万方辐辏,商人和市民阶层兴起。当时,民间艺术如皮影戏、木
偶戏、街头巷尾以说唱为生的民间艺人应运而生。
《赫扎尔· 艾福萨纳》中的故事大都短小、朴直。说书人以其为
蓝本,对故事不断进行增删、淘汰、加工、润饰,同时吸收新的传说
和故事。10 世纪,伊拉克人哲赫舍亚里从说书人那里,从神话、寓
言中收集了一千个阿拉伯、波斯、印度、罗马等民族的大小故事,打
· ·
算编纂一部故事集。他以“一夜”为单位,每夜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他只编写到第四百八十夜便去世了。一般认为,这便是本书的
雏形。
本书的成书过程,是一个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神话、传说、故
事不断吸收和融会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吸收、融会的同时,又是
在不同时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再创作,继续产生新故事的过
程。其中的重要故事,主要产生于巴格达繁荣时期和后来的埃及
时期。它的产生、发展、定型经历了阿拉伯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
深深植根于阿拉伯土壤。因此,其故事不论何种类型,都具有鲜明
的阿拉伯和伊斯兰色彩。
本书故事开始,讲古代一位暴君因王后与人私通,胸中愤恨,
便每夜娶一女子,翌晨即杀死,以此报复。美丽聪慧的宰相女儿山
鲁佐德为拯救无辜姐妹,毅然前往王宫,每夜讲故事吸引国王,共
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使国王感悟。全书故事共二百多个,采用大
故事套小故事的形式。全书以夜为单位。每夜可包含若干个小故
事,一个大故事也可包含若干夜。不过,在译成中文时,一般都以
故事为单位。中国古代曾将阿拉伯国家称做“天方之国”。西方国
家也有将本书译作《阿拉伯之夜》的。因此,20 世纪初,我国有人据
西文将本书译作《天方夜谭》。这个译名与《一千零一夜》之名一直
同时沿用至今。
山鲁佐德与国王的故事,是本书的开篇章。以后她只在每夜
故事的停顿和第二天天亮故事开始时出现,全书结尾时再度出现。
她出场虽然不多,但却是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山鲁佐
德的故事而只有本书中的其他故事,犹如只有珍珠没有串线;反
之,如果只有山鲁佐德故事而没有其他故事,则犹如只有串线没有
珍珠。只有二者结合,才构成一串晶莹闪亮的珍珠。
本书的时空范围极其广泛。它的故事时而发生在阿拉伯,时
而发生在波斯、印度、中国,时而发生在非洲、欧洲。当有精魔、神
怪出现时,地区间的距离可以飞行好几个月,天空、陆地、海洋任凭
主人公驰骋。由于它时空广泛,含有多民族成分,一位评论家不无
· ·
调侃地说:“《一千零一夜》是14 世纪以斯帖王后(古代以色列王
后)按释迦牟尼的方式在开罗讲给哈伦· 拉希德听的波斯故事。”哈
伦· 拉希德是阿拉伯历史上的一位开明君主,本书中的许多故事,
都有他出现。这只是一种假托,表明人民群众对巴格达繁荣时期
的留恋和向往。
本书的故事种类繁多,色彩斑斓。出场人物除各种神魔、精灵
外,几乎涉及到社会上各个阶层和各种职业,诸如帝王将相、王子
公主、商贾渔夫、裁缝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