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文档名称:

5.1数字加网算法.ppt

格式:ppt   大小:6,375KB   页数:8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1数字加网算法.ppt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7/9/25 文件大小:6.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1数字加网算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图像数字加网
加网的目的
许多图像复制技术只有二值输出。
例如,打印机、照排机
半色调是使用二值设备表现连续调图像
有效的半色调算法能充分地表现色调而且代价最小。
一、网目调单元
记录栅格
传统加网用网屏对原稿进行离散,得到的网点是一个整体,无记录栅格。网点虚,是软网点。
数字加网得到的网目调图像通常采用激光照排机把网点逐个记录在胶片上,一个网点由有限个激光点曝光组成。对于照排机这种典型的二值设备,在胶片上只有曝光和不曝光两种工作形式,因此,为了在胶片上得到大小不同的网点,需要将一个网目调单元(也既网点的基本单元)划分为更细小的网格,这个网格称为记录栅格。网点实,是硬网点。
记录栅格
网目调单元
设备像素
(激光曝光点)
网点
记录栅格:图像输出设备在记录网点时按一定的规则把记录平面划分为一个个小方格,这样划分后形成的小方块集合称为记录栅格。
记录栅格的每一个单元可大可小,取决于输出设备的分辨率的高低。分辨率高,记录栅格小。
设备像素
记录设备的曝光点被称为设备像素。记录栅格中的某一个小方块对应着设备像素。每一个这样的小方块的大小是相同的。
网目调单元
网目调单元是一个用于包含网点的区域,只有100%面积率的网点才会与网目调单元一样大。
网目调单元也叫网点单位面积。
在一定条件下,网目调单元中小方格的多少决定了网点轮廓形状接近理想形状的程度。
小方格越多,越接近理想的形状。
1212=144
24 24=576
二、加网线数与加网质量因子
加网线数(频率)
加网线数是单位长度内形成的网点数,它反映了两个相邻网点的中心距离的长短,用lpi表示。
网线数高,中心距离近。网目调单元小,网点绝对面积小。
网线数少,中心距离远。网目调单元大,网点绝对面积大。
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数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均应该输出到胶片上,即加网线数应该等于数字图像的分辨率,比如,当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为133 PPI时,加网线数应该等于133 LPI,即一个像素对应一个网点。
加网质量因子(q)
由于四色套印的四个印版采用不同的网点角度,因此加网线数等于数字图像的分辨率这一原则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即仅保证图像的分辨率与加网线数相等是不够的,在多数情况下还得提高图像分辨率。
设:图像的边长为L
图像在横向、纵向
均有10个像素
则:图像的分辨力为
R=10/L
当加网角度为45o时, L,在这样的长度上像素数也为10个,因此在对角线方向上的分辨率为10/ = (10/L) = 。
要满足输出一个网点需要一个像素的要求,需提
高图像的分辨率(, )。
15
45
X个网点
15个网点
15个像素
10个网点
0加网:cos0
=
45加网:cos45 
=1个像素
15加网:cos15 
=
cos15 =10(网点)/X(网点)
X=10/ cos15 
15个像素形成X个网点,则每个网点的像素数是:
15/X=15/(10/cos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