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5-核苷酸酶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是由【97756239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5-核苷酸酶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5-核苷酸酶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第一页,共13页。
5‘-核苷酸酶全称5’-核糖核苷酸磷酸水解酶(5‘-Nucleoticlase,5’-NU或5‘-NT)。5’-核苷酸酶(5‘-NT)是一种对底物特异性不高的水解酶,可作用于多种核苷酸。主要参与核酸的分解代谢。能特异性的催化核苷5’-核苷酸酶和次黄嘌呤核苷酸。
第二页,共13页。
5‘-NT在人体的运动,细胞生长发育,纤维蛋白合成,提高表皮或内皮屏障功能,神经传递及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及黏附,免疫应答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页,共13页。
广泛分布在肝、胆、胰、肠、心、脑、肺、肾、垂体、甲状腺、前列腺、睾丸等脏器和组织中,定位在细胞膜上,肝胆系统是血清中5’-核苷酸酶的主要来源。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胆小管和窦状间隙内。
第四页,共13页。
5‘-NT要释放入血必须要经肝胆系统内的高浓度胆汁酸去垢处理
第五页,共13页。
钼蓝比色法
化学发光法
酶法
偶联速率法
第六页,共13页。
5′-核苷酸酶(5′-NT)催化5′-次黄嘌呤核苷酸水解生成次黄苷和氨,次黄苷在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作用下生成次黄嘌呤,次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XOD)作用下生成尿酸和过氧化氢(H2O2),H2O2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和TOOS在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下生成醌亚氨化合物,通过测定相应波长处吸光度变化值得出样本中5′-NT活性。
第七页,共13页。
: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并将标本保存于-20℃。:室温放置2小时内或2-8℃24H,1000xg离心20分钟。: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1000xg离心15分钟。
-8℃可放置24小时,-20℃可放置一星期,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第八页,共13页。
速率法:正常成人血清5’-NT酶活性为:0-11 U/L 
钼蓝双色法:健康成年人5’-NT活性为2-17 U/L,儿童稍低。60岁以上老人的均值约为青壮年的2倍。
第九页,共13页。
⒈5-NT活性增高常见于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胆道癌、胰腺癌、胆道阻塞、胆管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其活性增高可达2~6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⒉5-NT是诊断肝肿瘤非常灵敏的酶学指标。在病变早期,当肝功能、肝扫描和有关肝病检查阴性时本酶活性已明显增高。对于AFP阴性病例,其与AFP互补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可达94%。
第十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