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7/9/28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7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地质灾害情况。
2017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456起,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7033万元。全市共成功预报和处置各类地质灾害441起,紧急转移群众7846人,避免了因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
地质灾害主要特点。
2017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因灾伤亡人数较2017年有所增加,均由小型地质灾害造成分散零星死亡。地质灾害类型以小型滑坡和崩塌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
%。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期间共发生地质灾害401起,占全年总数的8
%。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万州区、渝北区、江津区、武隆区、巫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等区县,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5
%。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仍是降雨,由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447起,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8%。
二、2017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总体趋势预测。
根据市气象局2017年降雨趋势预测,与往年相比,今年汛期前后我市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偏多1―2成,汛期偏少1―2成,有6―8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
综合分析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多年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我市重大工程建设情况,根据全年降雨预测情况,初步判断我市2017年地质灾害总体形势与正常年份基本相当,低于2017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但个别地方受极端气候影响,地质灾害发生比往年早、破坏强,极易造***员伤亡。其中,在时间方面,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等主要多雨时段地质灾害群发可能性较大;在空间方面,渝东北、渝东南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在灾害规模类型方面,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以中小型为主,但应注意防范局部强降雨诱发大型地质灾害的可能,以及隧道施工、采矿挖掘、边坡切脚、堆土加载等工程建设活动可能诱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大中型地质灾害和地下水疏干等地质环境问题。
同时,根据市地震局提供的2017年重庆市震情趋势预测,2017年度荣昌、石柱至忠县以及奉节至巫山等区域存在发生地震的可能,要注意防范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汛期是全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其中可能发生强降雨的主汛期为防范地质灾害的重中之重。三峡工程重庆库区1―4月为水位消落期,5―9月为汛期,10―12月为175米试验性蓄水期,全年均为重点防范期。其他各水库应以库水位下调期间和高水位运行期间两个时段为重点防范期。工程建设活动所诱发的地质灾害应以整个工程建设期为重点防范期。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奉节为主的三叠系巴东组碎裂岩重点防范区。主要分布于巫山、奉节及云阳等地,受三峡水库蓄、降水影响大,地质灾害以滑坡、危岩崩塌、库岸失稳等为主,地质灾害大多沿交通干线、长江沿线及城镇区发育。

。主要分布于武隆、彭水、黔江等高陡斜坡区,受采矿、城市和交通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大,地质灾害以滑坡、危岩崩塌等最为常见,地质灾害大多沿矿区、城镇区发育。

。主要分布于渝中区鹅岭公园至佛图关公园段、嘉陵江化龙桥至李子坝段、沙坪坝土湾至红岩村段、南岸南山北西侧段及沙坪坝歌乐山区域。地质灾害多沿陡崖、河岸及低山斜坡地带分布,以滑坡、危岩、库岸、地面塌陷等最为常见,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在本区域内较为突出,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员密集、车流量大的主城核心区安全。

。主要分布于天府煤矿采煤沉陷区、中梁山煤矿采煤沉陷区、永荣煤矿采煤沉陷区、南桐煤矿采煤沉陷区、松藻煤矿采煤沉陷区。采煤沉陷区内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在降雨和采矿等因素诱发下,发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矸石山失稳等地质灾害的概率较大。重点防范矿产资源开采可能诱发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矸石山失稳等地质灾害,同时将已灭失矿权、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纳入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5. 四山隧道施工影响重点防范区。主要分布于缙云山北碚西山坪至青木关段、中梁山北碚槽上至歌乐山段、铜锣山南岸段、明月山南部地段。受城市开发、交通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较大,地质灾害以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为主,地质灾害大多沿公路及低山斜坡地带发育。

三、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做好地质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