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武汉大学学风-武汉大学校训.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大学学风-武汉大学校训.doc

上传人:Bastok 2023/2/2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大学学风-武汉大学校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武汉大学学风-武汉大学校训 】是由【Basto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武汉大学学风-武汉大学校训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武汉大学学风-武汉大学校训
武汉大学学风|武汉大学校训
武汉大学学风|武汉大学校训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是一所位于中国武汉市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其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中国第一所公立现代大学)。1913年为六大国立高师之一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正式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学校坐拥珞珈山,紧邻东湖,占地面积5166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为继承和发扬我校的光荣传统与优良校风,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不断焕发精神,刻苦学习,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1993年第一次校务委员会审议,武汉大学新校训定为: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我校最早前身为“自强学堂”,其名也取此意。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我校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
用“自强”、“弘毅”,既概括了上述含义,又体现了我校的历史纵深与校风延续。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概言之,我校新校训的整体含义是: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办好社会主义的武汉大学,不断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文学院
文学院前身为武汉大学建校初期设置的“国文科”,1928年正式命名为文学院,闻一多先生任首任院长。后历经数次体制变更,2003年恢复文学院建制。
在20世纪初,著名学者杨树达、黄侃、郁达夫、闻一多、沈雁冰、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先后在文学院任教,他们为文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晚清“三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黄侃师承章炳麟所创立的“章黄学派”,饮誉海内外。20世纪50年代群体优势突出,文学院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教学科研
达到了全。1978年以来,文学院再度振兴,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师中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27人,副教授21人。下设中国文学系、汉语言文化系、大学语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长江学术》杂志社、《写作》杂志社、院党政办公室、资料室、武汉大学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站等机构。
近年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绩卓著,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一个,在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文学院中文学科名列全国十强。
本科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历史学院
武汉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191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较早成立的历史系科之一,史学大师李剑农、唐长孺、吴于廑等先后在此执教,著名学者严耕望、高敏、张泽咸、伊原泽周(彭泽周)、张海鹏等从这里本科毕业。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和积极开拓,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教风,确立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断代史与专门史、地区史与国别史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等重要学术特色,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具备雄厚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
历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8年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是教育部“质量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专业门类齐全、整体实力较强的院系之一。
历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27人。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教师有在国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讲学、访问的经历,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学风严谨、重点突出、各有专攻又(来自::武汉大学学风|武汉大学校训)紧密合作的高水平教学与研究队伍。
近十年来,学院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在历史学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改革与创新,推出了若干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如重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基础训练与原典讲读、推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和学年论文制”、创办“世界史试验班”、创办“历史文化节”、推行“校外专家讲座制度”、设置“本科生科研基金”、推行“学长制”等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学院的本科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因基础扎实、综合
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而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历史学院与2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文图书1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400余种。除计算机房、语音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外,学院还建有300平方米的文物陈列馆,馆藏各级文物1万多件。
本科专业:历史学基地班、世界历史试验班、考古学,均按历史学基地班专业大类招生。
哲学学院
哲学学院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哲学院系之一,已有87年的历史。现为国家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和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外国哲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现设有3个系(哲学系、宗教学系、心理学系)和5个本科专业。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有9个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国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9个硕士点,心理学系有1个硕士点。
哲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32人。教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和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5人。
哲学学院科研教学成果显著。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年
鉴》统计,哲学学院近5年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居全国高校哲学院系前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89篇、出版著作(含译著)194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0项,其中获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院有5门课程获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本科专业:哲学基地班、国学试验班、比较哲学国际班、宗教学、心理学。其中哲学基地班、比较哲学国际班、国学试验班、宗教学按哲学基地班专业大类招生。

最近更新

基于VR技术的职业体验课程开发与二零二五劳动.. 33页

基于二零二五标准的可持续建筑项目汇报PPT模板.. 22页

基于仙人掌卡通元素的二零二五品牌视觉升级提.. 24页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 65页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2025食品安全智能监管培训讲.. 22页

基于情景剧模式的2025年校园安全教育动态PPT制.. 25页

基于水彩技法提升的二零二五线上直播互动教学.. 23页

基于粒子特效的2025企业年度颁奖盛典三维数字.. 30页

基于跨部门协作需求的2025人事行政数据可视化.. 24页

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成果展示与二零二五规划路.. 23页

塔吊司机劳动合同书2025年通用 13页

夏令营安全责任协议书书2025年通用 16页

多层级信息整合的2025组织架构调整蓝灰配色PP.. 25页

英语学科与生活实践的跨学科融合探讨 7页

数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跨学科整合探索 9页

天然气运输合同书(2025版) 14页

夫妻离婚协议书书范本下载2025年通用 11页

初中英语与社会学科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分析 8页

委托房产中介代理销售房屋合同书(2025版) 12页

电厂蒸汽供应合同 11页

碎石桩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页

烟草原料 4页

上海市犬只绝育证明书 3页

EPC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15页

2022写给法院的悔过书 8页

法国sofradir集团及其子公司ULIS-SAS(2014011.. 4页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注音版本 53页

【节日讲章】儿童节讲章:让孩子在神面前长大.. 7页

灵界的默示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