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DNA指纹的遗传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DNA指纹的遗传分析.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9/2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DNA指纹的遗传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NA指纹的遗传分析
【实验结果】
1 电泳结果图:
图1:电泳结果图
说明:-6是marker的条带。
-9是基因D1S80的条带。
2 marker的标准曲线的制作:
marker1标准带的相关曲线
图4:marker 1的标准曲线
根据图4算出marker 2的相关数据:


所以可以估算出条带1’~6’的标准分子量大概为2400、1700、1000、700、400、200。
将这一组数据应用到实验结果中marker标准曲线的绘制上,显然会给实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又不可避免。
marker标准条带的相关数据
图2 marker的标准曲线
3成员A、C、D的D1S80的计算:
根据marker的标准曲线知
表2:
4结果记录表:
表3: 结果记录表
【实验分析及讨论】
A从图1可知小组成员里只有A、C、D有正常的条带,而且全是纯合体,而B、E、F并没有出现正确的条带,分析可能原因:a在取样时取得太少了,致使提取的DNA浓度过低,在该实验的PCR条件下30个循环不能得到正确的DNA分子拷贝。b取样不合适,可能在去口腔上皮时并没有在适合的位置取,导致取出来的并不是口腔上皮。c在操作过程中一些错误的步骤导致没有提出正确的DNA分子。
B图1中最下面的有一排亮亮的条带。据分析是PCR体系里引物的条带。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与B、E、F相比,A、C、D对应的条带最亮最宽,说明引物的含量较多,但是偏偏 A、C、D有正确的条带。这似乎说不通,但是进一步的分析可以推测有以下两种原因:a在向Pcr小管里加入体系时,由于移液枪不准造成的加入体系不同,但这种概率较小。b在向胶孔加入样品时由于加入量不同造成的结果。这个显然比第一种出现的概率要大得多。
C原理中我们指出人类1号染色体上的VNTR D1S80,核心序列由16个核苷酸组成,拷贝数在14~41个之间,已知29种不同的等位基因。但是我们的实验结果里D的拷贝数为13,却小于14,由于两者比较接近所以将D的拷贝数应该认为是14,而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可能在于:a marker标准的分子量我们是用的周五晚上组的图估算出来的(如图
3),并不是说明书上标准的,所以marker的标准曲线与实际的可能有
一定的差距,这样就会导致最后的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差距。b在photoshop CS3软件测量距离时,并没有专业的分析距离的功能,而是利用相关功能读出来的,所以这可能会给结果带来很大的偏差。 D如果一个个体的两个D1S80等位基因之间相差一个重复,不可以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原因是在实验中我们用到的缓冲液是1*TAE,%的琼脂糖。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种胶的的分辨率在80bp~4kb,而一个重复是16bp,所以我们不可以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F用PCR、RFLP、RAPD方法产生DNA指纹图谱各有利弊:PCR方法简单,但不准确,,缺点有RFLP分析对样品纯度要求较高,样品用量大,且RFLP多态信息含量低,多态性水平过分依赖于限制性内切酶的种类和数量,加之RFLP分析技术步骤繁琐、工作量大、成本较高,所以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RAPD利用随机的引物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