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13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31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3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lily8501 2017/9/29 文件大小:3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3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新(2013)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复****提纲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一、力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X|k | B| 1 . c|O |m
符号:F
单位: 牛顿,单位符号: 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的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示意图:是在受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在该方向上受到了力,线段的起点代表力的作用点。
如:①沿水平方向向右用100N的力拉小车。②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100N
F=100N
F=100N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同时产生和消失,等大,反向)
第二节弹力
一、弹力
: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新课标第一网
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4、弹性限度: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形变量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在弹性限度内,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第三节重力
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 G 表示。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二、重力的大小

2、或
3、g= N/kg。它表示质量为1 kg 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 N/kg。
三、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铅垂线水平仪
四、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五、重力的由来:牛顿研究后提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http://w w . com
运动和力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定律解读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惯性概念解读
。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4. 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第二节二力平衡
一、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平衡力——运动状态不改变
如,一个物体只受拉力和重力作用时。静止:F=G 匀速向上:F=G
匀速向下:F=G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X|k | B| 1 . c|O |m
已知物体状态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求重力大小;已知拉力大小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可知物体运动状态。
第三节摩擦力
一、摩擦力(F摩)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