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第一单元总论
2003年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为甲类(鼠疫和霍乱)、乙类(25个)和丙类(10个)共37个病。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体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力
第二单元常见疾病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甲型、戊型肝炎----粪-口传播为自限性疾病,不形成慢性和病毒携带状态。
1、甲型肝炎病毒(HAV):主要在肝细胞浆中复制,经胆汁从粪便中排出。只有1个抗原抗体系统和1个血清型。IgM 12周内存在,IgG长期存在。
2、乙型肝炎病毒(HBV):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有抗原性,但无传染性。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血清中不易检查出
e抗原和e抗体---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
第二节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为RNA病毒。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损害。流行季节:5—7月;11月至次年1月。基本病变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属Ⅲ型变态反应。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途径:





发热期: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 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称为“三红”,重者呈酒醉貌。
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扩容为主(补充血容量) 早期休克原因:失血浆性。
第三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经蚊传播,猪为主要传染源,流行于夏秋季(7-9月)。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为特征,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病死率高,可留有后遗症,造成终生残疾。
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球形单股正链RNA病毒。
乙脑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白细胞(50~500)×10/L,蛋白↑,
糖、***化物正常。 IgM抗体化脓胜脑膜炎:外观混浊,白细胞>1000×10/L,以多核细胞为主,蛋白质↑,糖、***化物↓。
结核性脑膜炎:外观呈毛玻璃样,细胞数(500~1000)×1O/L,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质↑,糖、***化物↓。
第四节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猪。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本病起病急、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肿大等,重型可有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鼠类:主要为黑线姬鼠,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的钩体,稻田型流行。猪:携带波摩那群钩体,可引起雨水型和洪水型流行。
临床分型:为5型:
单纯型(感染中毒型,流感伤寒型)
肺出血型
黄疸出血型
肾功衰竭型
脑膜脑炎型
流感伤寒型:为早期钩体败血症阶段---- 赫氏反应:青霉素治疗后的加重反应。
①发热,急起,呈稽留热;
②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腓肠肌和腰背肌疼痛突出;
③腓肠肌压痛;
④结膜充血,咽部充血,软腭出血点;
⑤浅表淋巴结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