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0/1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与讨论已有“数个世纪”之久,其思想起点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一个社会通过市场能够最好地确定其需要,如果企业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它们,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到了18世纪末期,西方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表现为一些小企业的业主们经常捐助学校、教堂和穷人。进入19世纪以后,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了,但这些行为都是企业家个人行为,而非企业行为。由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事实上,整个19世纪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观是持消极态度的,许多企业不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供应商和员工等极尽盘剥,以求尽快变成社会竞争的强者。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的大力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批评家们开始指责“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残酷和冷漠,并意识到企业必须对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管理者是受托人,也就是说,公司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和地位,不仅要满足股东的权益,而且要满足顾客、雇员和社会的需要。其次,管理者认为他们有权平衡这些集团的利益。他们是种种各样的利益团体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协调人。第三,许多管理者都有同意服务原则,这个服务原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为利润而运行的企业,通过创造大量的一般福利就可以回报社会,由此整个企业体系就会减少社会不公、贫穷以及其他弊病;另一种解释是,作为个体的企业和管理者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去造福公众。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包括顾员福利(抚恤金和保险计划)、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麦凯(Mckie)认为,这些新举措的出台,既与政府施压有关,也受拓展的企业责任概念的推动。从50年代至今的这一时期,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得到广为认同,其内涵也扩大了。1979年,卡罗尔的《公司业绩的三维概念模型》一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定义为四大部分。即企业必须负有生产、盈利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责任;企业必须在法律范围内履行其经济责任的法律责任;企业必须符合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的伦理责任;企业必须具有坚定意志和慈爱心怀的自愿责任。在卡罗尔看来,这四大部分并非等量齐观,相反,他们的权数各不相同,其权数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依次为4-3-2-
“卡罗尔结构”(Caroll‘s Construct)。在卡罗尔结构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了明确的内容,并突出了经济因素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重要地位。到了90年代以后,一些品行优良的企业(如Merck Jerry )一时间成了社会学****的楷模,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活动优劣的指标也从早期单纯经济指标发展为综合性的“企业社会绩效指标”。即判断一个企业经营效果不仅是要看它的经济绩效,也不仅是看它是否接受社会责任这一观念,而是要看它在主动寻求社会需求、实施具体项目以帮助实现这些需求过程中的表现(陈宏辉,贾生华,2003)。
我国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