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全口义齿基本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口义齿基本知识.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口义齿基本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口义齿基本知识
全口义齿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它是黏膜支持式义齿。发展史:早期的全口义齿可追溯到17世纪,人们曾用兽骨,木头,和象牙等材料制作义齿。
一、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区分牙列缺失上下牙列无天然牙存在。
牙列缺损:上下颌牙列内的不不同部位有不同数目的牙齿缺失,牙列内同时有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存在。
牙体缺损: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1)牙槽嵴是自然牙列赖以生存的基础。牙列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上下颌的牙槽嵴将整个口腔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口腔前庭和口腔本部。
(2)口腔前庭是一潜在的间隙。
,通常其末段离开牙槽嵴顶约4-5mm.
,是提口角肌的附丽处,颊系带将口腔前庭分为前弓区和后弓区。唇颊系带之间为前弓区,颊系带之后为后区
:位于后弓区内相当于左右两侧上颌第一磨牙根部的骨突。颧突将咀嚼压力分散到两个部分,眶外缘和颧弓。若在此区延长基托——扩
大支持范围——稳定,排牙时希望将上颌第一磨牙排在此区域内,此区应做缓冲。
。上颌义齿的颊侧翼缘区应充满此区域。上颌结节基托应完全覆盖此区。
。外界是下颌骨外缘,内侧是牙槽嵴的颊侧斜坡。前缘是颊系带,后缘是磨牙后垫

(3)口腔本部
,稳定的标志。人类有牙齿以来保留下来的最明显的恒定的标志。两个上颌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上颌中切牙唇面置于切牙乳突中点连线前8-1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1mm范围。
。是上颌口腔前庭与口腔本部的交界处。

。此区不应过长,否则舌运动时容易将下颌全口义齿推起。


,舌下腺,下颌舌骨肌,舌腭肌。翼内肌,咽上缩肌。此区域可以有足够的伸展。
——1/2处。磨牙
后垫稳定,可以指导排牙。
垂直向:磨牙后垫可以决定下颌牙合平面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
前后向: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垫前缘
颊舌向:磨牙后垫颊面。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一般情况下,下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此三角形内。
二、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一)无牙颌的分区
:垂直于牙合力受力方向的区域:包括后牙区牙槽嵴顶、腭穹隆区、颊棚区。此区域承担咀嚼压力,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