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国土意见】潍坊市2015年国土绿化实施意见.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土意见】潍坊市2015年国土绿化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min 2023/3/6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土意见】潍坊市2015年国土绿化实施意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国土意见】潍坊市2015年国土绿化实施意见 】是由【mi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土意见】潍坊市2015年国土绿化实施意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国土意见】潍坊市2015年国土绿化实施意见
潍坊市2015年国土绿
化实施意见
为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生态潍坊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就2015年国土绿化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和实现绿色成果全民共享为总任务,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总抓手,统筹城乡绿化,深入开展大造林行动,进一步增强林业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努力为荒山披上绿色衣装、为河流道路搭起绿色走廊、为农田架起绿色屏障、为乡村撑起绿色荫凉。
二、任务目标与绿化重点
(一)任务目标
全市完成成片造林30万亩,新增农田林网化面积3万亩、完善农田林网5万亩,中幼林抚育15万亩,义务植树1500万株,新增育苗面积2万亩。
(二)工作重点
。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在中心城区和县市驻地城市规划区内,以河流、山体、农田、片林、工业组团、村镇绿化为框架,大力实施环城生态圈建设工程。依托城区周边水系,将生态保护与森林景观有机结合,营造多树种、多层次混交造林,建设沿河绿地公园。依托城区周边道路,拓宽绿化宽度,进行乔灌草花立体绿化,建设色彩丰富、造型美观、风格多样的景观大道。依托城区周边工业组团、镇村,选择对有害物质抗性强或能吸收有害物质的乡土树种,设置生态隔离带,建设“圈、带、点、面”相结合的环城绿色生态屏障。全市完成环城森林圈造林绿化10万亩。
。以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为重点,按照《潍坊市沿海地区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和《潍坊滨海区绿化专项规划》要求,坚持一地一策、统筹绿化的原则,结合实际,加快以海岸基干林带新建与修复为重点的沿海防护林带建设,突出抓好沿海、沿河、沿路和重点生态片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北部沿海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滨海开发区要继续实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全覆盖工程,寿光市、昌邑市要结合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抓好生态组团,其他县市区重点搞好纵深防护林建设。全市完成沿海防护林重点项目建设工程任务,。
。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果工程,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木本粮油作物,建设“山上粮仓”“山上油库”“山上果盘”。要结合生态公益林建设、林果基地建设、苗木基地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多类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远山和零星荒山绿化,打好困难山地造林绿化攻坚战役。同时,做好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和残次林的更新改造,为南部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全市完成荒山绿化7万亩。
。以“两河”开发和“三八六”环保行动为抓手,大力营造护岸林、护堤林、景观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构建绿色廊道和生态保护体系;大量栽植芦苇、菖蒲等水草植被,建成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净化能力,提升水系生态保护功能。全市完成水系造林绿化10万亩。
。要对境内现有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绿化带进行高标准完善提高,补齐缺口断带,增加常绿树种,努力打造树种多样、色彩丰富、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廊道。全市新建、完善绿色通道200公里。
。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积极推进全市各镇街开展绿化美化,以街道绿化、庭院美化、风景林、环村林带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绿树成荫、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全市新增农田林网化面积3万亩,完成四旁植树2000万株;深入开展绿化模范镇村建设,新增10个镇(街道)、500个村(社区)达到市级标准,全市80%的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将国土绿化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有机结合,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靠责任制,确定2015年重点造林工程和项目,创新思路举措,抓好组织实施。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重要造林季节要及时督导检查和通报,确保工作实效。林业、市政、建设、规划、财政、水利、国土等部门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多层次、多形式推进造林绿化,形成高位推动、部门互动、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造林改革。进一步深化营造林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探索新型造林模式,鼓励工程造林,实施招投标、监理机制,竞争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加强造林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突出规模造林效应,成方连片综合治理,一治一座山头、一片流域,一绿一条河流、一条公路。
(三)加大资金投入。积极研究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和造林补贴政策,切实保证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重点造林项目资金,确保专款专用,配套资金要足额到位。
(四)确保造林质量。坚持科学规划、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采用高抗、多功能的优良乡土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优质林,不断优化树种结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要深入一线搞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坚持栽管并重,加强森林抚育经营管理,严格林业执法,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巩固造林绿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