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戏曲锣鼓.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戏曲锣鼓.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7/10/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戏曲锣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戏曲锣鼓
摘要: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必须对戏曲锣鼓进行了解、掌握。作为导演必须对整个戏的节奏和情绪的起伏作深入了解,对演员表演的身段、动作进行准确的锣鼓编排。
关键词:戏曲锣鼓;表现性;灵活性;音乐性
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05-01

一、戏曲艺术的特征表现是丰富的,多样的
其中最具意义就是节奏处理方式的独特性。众所周知,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艺术的创造时需要有动作、有身段,而任何身段动作都要有浓厚的舞蹈性,需要有鲜明的节奏感。因此就产生了表演节奏和音乐节奏。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提炼、积累形成了一套处理节奏的方式――戏曲锣鼓。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演员表演的节奏感更加强烈和动作的体现更加、渲染舞台气氛,点染戏剧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准确,对表现人物情绪,烘托。它和音乐伴奏相互制约,相互衬托,相互补充成为戏曲节奏处理的独特方式,同时也成为戏曲与其它艺术门类区别的重要标志。通过十多年的学****实践,下面谈谈对戏曲锣鼓的认识:戏曲锣鼓丰富、多样性。中国是个多剧种的国家,中国是个多剧种的国家,它们都有各自的历史和艺术特点,而在使用锣鼓处理节奏上却是共同的。众周所知,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锣鼓经也有它的程式,但是它不是固定化、凝固化的,它是
“有规律的自由”。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用鼓、板、大锣、小锣、钹、堂鼓等的音响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来表现戏曲的打击乐艺术。它们用各自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千姿百态的技法,丰富了戏曲舞台。
二、戏曲锣鼓强有力的表现性
“戏曲,戏曲‘曲’占一半。”可以看出戏曲音乐的重要作用,而锣鼓是戏曲音乐的主帅。戏曲舞台通过锣鼓点子的发展变化和相互衔接来带动演出、带动全局、贯串全剧。演员的唱、??、做、打离不开锣鼓,而锣鼓受演员的表演制约下进行提炼、加工、夸张、变形,形成一种独特的程式;特殊锣鼓伴奏,演员的表演受特殊制约,它是随着我们的表演而存在的。这种关系使戏曲表演与锣鼓构成一个密切配合,相互作用的整体。在每一台戏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表演都离不开锣鼓的开导、指引、渲染、烘托。而每一个锣鼓点都要根据剧情的不同和角色的不同,多样变化、灵活运用。演员的表演是根据剧本提供的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及其所处的环境,情节发展、情绪发展而产生行动的。锣鼓的运用却要通过锣鼓点子的类型、打法的变化、相互衔接来与表演相适应,丰富表演技法。如角色上下场的锣鼓、有配合身段表演的锣鼓、和一些特殊设计的锣鼓,都必须依照剧情发展、根据不同人物和不同情境、不同方式,以及人物的行动轨迹和情绪发展的需要而用不同的锣鼓点子给予配合,以完整演员的表演。先辈艺术家经过几百年的实践,根据锣鼓的特性和表演情绪变化的需要,创作了一套套适合自己剧种的锣鼓组合。像:大锣、小锣、苏锣等组合。这些组合各有特点,它们是由不同乐器组成,敲打出来的声音,气势也就不同。它可以根据不同人物、不同情绪,给予不同的安排,有时候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人上场(地位),心情怎样等等。演员在表演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恐、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