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类风湿性关节.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类风湿性关节.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3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类风湿性关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类风湿性关节
何谓类风湿关节炎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无类风关。%左右,农村高于城市,汉族高于其他民族,女人为男人的2-3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一个年龄,发病率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妇女的发病率高峰在40-49岁及60-69岁两上阶段。另一个高发时期是妇女分娩之后,保养不周,感受风寒埋下祸根,几年内迅速发展为严重的类风关(这种类风湿关节炎俗称“产后风”),或日后诱发类风关。据粗略估计,我国大约有600-700万类风关的病人。类风关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现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性激素水平以及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基础分泌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外伤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症状类风关发病多为隐渐,常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手足盗汗和关节酸痛等前期症状,大多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最常侵犯四肢小关节,特别是手腕、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早晨起床时手指关节僵硬,不能紧紧握拳,随着气温的升高几小时后会自行
缓解,中晚期会向上侵犯大关节。
预后早期关节开始有疼痛和僵硬,渐出现肿胀、积液和局部温度升高,局部有明显的压痛和肌肉痉挛,逐渐发生肌肉萎缩和肌肉挛缩。至晚期由于关节软骨破坏消失,韧带、肌腱松弛,肌力不平衡,可出现关节的关脱位和手指的尺侧偏斜,最后发生关节强直。类风关有自发性缓解和复
发的特点,关节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十年之久,多数病人将程度不同地丧失部分关节功能。类风关的关节外表现有皮下结节、皮疹、心脏病、眼病等,但较为少见。化验检查常有白细胞计数增商高、继发性贫血、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呈阳性。X线检查,全身骨骼均有程度不等的骨质疏松和萎缩。
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治疗药酒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略)
特别提示:治疗类风关的药物特别是激素类药物,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出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皮疹、生殖系统损害等,长期应用还可出现视网膜病变,肺、肝纤维化等;还有向心性肥胖,免疫功能下降等。而且,用过激素后再用其它方法都较难见效。所以,尽量不用或少用激素,非用不可时也需谨慎。
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应该首选绿色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如:药食疗法、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因为类风关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甚至是终生的过程。
我们推荐:药酒+饮食+运动的绿色安全组合治疗方法,因为这种联合疗法既安全有效,又经济可行,成功的病例数万,不妨一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饮食
饮食注意事项
类风关属于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极有可能因食物过敏而加重病情,常见的过敏食物名括奶类、麦类、龙葵科植物及加工肉类等。可能过敏的
食物奶类、包括牛奶、乳酪、奶油等;麦类,包括黑麦、小麦、燕麦等,患者最好以米代替;龙葵科类植物,如茄子、辣椒、马铃薯等;加工肉类,如香肠、腊鱼、腊肉和其它腌制品要尽量避免,因为这类食物易引发炎症性疾病。
比较刺激性的食物咖啡、某些茶、辣椒都应尽量避免,甜食摄取也要节制并要禁止吸烟。
有益的食物
1、含β胡萝卜素食物:杏、桃、芒果、木瓜、南瓜、菠菜、红薯、绿色莴苣。
2、含维生素C食物:橙子、葡萄、柚、香瓜、番茄、青椒、芥兰。
3、含维生素E食物:麦芽、葵花子、杏仁、核桃、腰果、花生、植物油。
4、含叶酸食物:绿叶蔬菜、酿造酵母。
5、含硒食物:大蒜、洋葱、海产类。
6、含锌食物:肉类、海产品、大豆、花生。
7、含铁食物:肝、肉类、蛋、豆类、干燥水果、深绿色蔬菜、菠菜。
8、含钾食物:瘦肉、锷梨、香蕉、干果、豌豆。
9、含磷食物:瘦肉、内脏、鱼、家禽、蛋、脱脂牛奶、低脂酸奶、黄豆、花生酱。
Ⅰ级关节能自由活动,能完成平常的任务而无妨碍。
Ⅱ级关节活动中度限制,一个或几个关节疼痛不适,但能料理日常生活。
Ⅲ级关节活动显著限制,不能胜任工作,料理生活也有困难。Ⅳ级大部分或完全失去活动能力,病人长期卧床或依赖轮椅,生活不能自理。
类风湿病人为什么会有清晨僵硬的感觉?
类风湿病人为什么会有清晨僵硬的感觉?风湿病专家称:清晨僵硬是类风湿病人的突出症状,具体的原因下面有详细介绍。
清晨僵硬指的是早晨起床后感到手指僵硬,不能握紧拳头,活动不便,
有时手指关节发生绞索现象,必要活动相当长时间后才会渐渐缓解。清晨僵硬是类风湿病人十分突出的症状,现在的诊断标准中将清晨僵硬作为主要的项目之一,可见其意义是相当重要的。
晨僵主要是由于有病变的关节,尤其是小关节,经过一夜的不活动后,关节内、外组织因循环不畅而产生水肿,失去了正常的柔软性,从而影响正常的活动功能。经过一段实际活动后,水肿应血液循环改善而消失,组织恢复柔软性,因而关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