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腹痛黄疸
腹痛
腹痛(abdominal pain)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病因极为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
一、发生机制
、溃疡、充血、缺血等刺激,引起肌层痉挛性收缩或因腔内压力增高而被伸展、扩张而产生的疼痛。也可因实质性器官的肿胀使包膜受到牵张,或病变涉及包膜等引起疼痛。痛觉自内脏感觉神经末梢由交感神经通路经脊神经传人中枢。特点为:①痛阈较高;②疼痛范围广泛而弥散,定位模糊;③疼痛部位与脏器胚胎起源有关,如胃肠起源于腹中线,其疼痛大多位于中上腹部、脐周或下腹。④疼痛的感觉多为痉挛、不适、钝痛和灼痛。⑤疼痛通常受体位变动的影响,解痉药可缓解症状。
、肌肉、腹膜壁层及肠系膜根部受到病变刺激时分布于这些部位的痛觉感受器将痛感经体神经或脊神经末梢将痛觉传人中枢所感知的疼痛。疼痛定位较为清楚。特点为:①疼痛剧烈而持续;②定位较准确,与病变所在部位相符合,可伴局部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③体位改变可加剧疼痛、解痉剂无效。④一般缺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实际上内脏性疼痛与躯体性疼痛常常合并存在或先后出现,如急性阑尾炎可先出现内脏性疼痛,当炎症涉及阑尾全层或合并阑尾周围炎时,炎
性渗出物刺激了阑尾周围的腹膜而出现躯体性疼痛,这一过程称为转移性痛。
,故当内脏感觉神经传入腹痛时会在由该体神经支配的部位发生牵涉痛。如果疼痛表现在远离病变脏器的某个位置上称放射痛。其特点为:疼痛较尖锐而剧烈;定位明确;可同时有局部皮肤感觉和肌肉痛觉过敏。如胆囊炎时会感到右肩与肩胛区痛,输尿管病变时疼痛向会阴和大腿内侧放射。
二、病因
(一)腹腔与盆腔脏器的病变
、肠炎、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肝脓肿、膈下脓肿、盆腔炎、盆腔脓肿、肠结核、憩室炎等。
、溃疡性结肠炎等。
1
、肝癌、肠癌等。
、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输尿管结石、肠粘连、嵌顿疝、急性胃扭转、肠扭转、大网膜扭转及卵巢囊肿扭转等。
、黄体破裂、卵巢囊肿破裂、脾破裂、肝癌结节破裂、腹主动脉瘤破裂等。
、肠穿孔、胆囊穿孔等。
、脾梗死、肾梗死等。
、急性胃扩张等。
(二)腹外脏器与全身性疾病
、心包炎、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带状疱疹、肺梗死等。
、腹型风湿热等。
。
、神经症、经前紧张症等。
三、诊断思路
腹痛需要鉴别的疾病涉及内科、外科、泌尿科、妇产科、甚至神经、精神各科。在进行诊断时应充分注意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急性腹痛应先区别起源于腹腔内还是腹腔外病变,然后进一步作出定位及定性与病因诊断,如为腹腔脏器病变,需考虑有无外科和妇科情况。此外,还须注意区别外科急腹症和内科急腹症。慢性腹痛可根据脏器部位考虑诊断,重点了解腹痛的特点,结合详细的腹部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四、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要点
1. 发病情况
?性别与年龄:儿童腹痛常见的病因是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与肠套叠等。青壮年则多见溃疡病、肠胃炎、胰腺炎。中老年则多为胆囊炎、胆结石,此外还需要注意胃肠道肿瘤、肝癌与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肾绞痛多见于男性,而卵巢囊肿扭转、黄体破裂则是妇女急腹痛的常见病因,如为育龄期妇女则应考虑宫外孕。?起病情况:起病隐袭的多见于溃疡病、慢性胆囊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起病急剧多见于胃肠道穿孔、胆道结石、输尿管结石、肠系膜动脉栓塞、卵巢囊肿扭
2
转、肝癌结节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发病前饱餐或进过量脂肪餐的应考虑胆囊炎和胰腺炎的可能。若近期有过外伤的则有脾或其他脏器破裂的可能。
?既往史:胆绞痛与肾绞痛者既往多有类似发作史。有腹腔手术史者有肠粘连的可能,有房颤史的则要考虑肠系膜血管栓塞等。
?腹痛本身的特点:腹痛的部位常提示病变的所在,不过许多内脏性疼痛常定位含糊,所以压痛的部位要较病人感觉疼痛的部位更为重要。疼痛的放射部位对诊断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如胆道疾病常有右肩或肩背部的放射痛,胰腺炎的疼痛常向左腰部放射。肾绞痛则多向会阴部放射等。
腹痛的程度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了病情的轻重。一般而言,胃肠道穿孔、肝脾破裂、急性胰腺炎、胆绞痛、肾绞痛等疼痛多较剧烈;而溃疡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疼痛相对轻缓。不过疼痛的感觉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