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doc

上传人:pppccc8 2017/10/3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摘要:从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人口、教育、科技、农业现状、工业基础、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条件,并以湖北来凤县为例。
关键词:地理区位;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条件
1 地理区位

来凤县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地处鄂湘渝三省(市)要冲,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东北与本省宣恩、咸丰县相连,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地跨东径 109°00' -109°27',北纬 29°06' -29°40',总面积 1339 平方公里。境内多山,主要山脉为武陵山余脉,分南北两支成钳型走向横贯全县。主要河流为酉水河,自北向南流经大部分县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群山绵延,东南部多盆地平坝,全县最高海拔 1621 米,最低海拔 339 米,平均海拔 680 米,县城海拔 458 米。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有大陆性特征,年平均降雨量 1400 毫米,日照 1400 小时,平均温度 ℃,无霜期 256 天,气压 毫巴,相对湿度 81 %。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特点。
来凤境内尚无铁路,公路有209国道穿过,省道来智线,全县所有乡镇均已通县级公路,各主要境内公路已相互沟通成网,但公路等级低,路面窄,路况有待改善。境内河流酉水河水浅河窄,无现代般只的通过能力,加之流域小水电众多,水坝横隔,航运价值几近于零。县城附近有一抗战时期美军修建的小型军用机场,已差不多废弃。无沿海沿边优势。距地区级城市恩施、吉首、黔江各约一百多公里,距省会城市武汉700多公里。
来凤土地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大,平地少,耕地面积更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条件下曾经发育了物种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因大炼钢铁和分产到户后的村民大量采伐,现在处于退耕还林期。来凤山地多为石灰岩山,石灰岩可作建筑材料,也是水泥的重要原料,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其下乡镇旧司、绿水有小型煤矿,产烟煤。高洞、革勒两乡镇有矿藏重晶石。来凤县境内河流多,因处山地,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据估计,水能蕴藏量 80832 千瓦,可开发 万千瓦。

2 基础设施

来凤县区域内外交通均以公路为主,县乡公路全部实现黑色化,已打通县内经济循环路和出口路 3 条共计 40 公里;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 公里, 82 个村实现通村公路黑色化(硬化)。公路运输灵活,但运价较贵,运量小。铁路正积级申请黔(黔江)——张(张家界)铁路(过来凤县境内)的工程立项。通讯网络相对发展很好,县城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公司经营,室内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普及率已很高,在乡镇也已实现电信“村村通”工程。来凤县内河流多,落差大,很多具有水能开发价值的河段得到了开发,保证了区域内电力供应,并能在丰水期实现向区域外卖电,水电能可持续利用,而且清洁干净。在县内主要河流酉水河水能蕴藏丰富的河段,在建成塘口、纳吉滩两座重要水电站后,现区域内居民生活供电已能完全保证,羸余电量还能支持部分高耗能工程上马。乡镇也完成农村“户户通电工程”。来凤县城傍酉水河而建,虽河水不深,水面不宽,但因来凤县城市人口较少,尚无高耗水工程,供水十分充足,酉水河沿线工业较少,人口亦不多,河水少污染,干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