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7/10/3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总结
根据科技部、省科技厅在新时期开展科技特派员下基层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区组织科技工作者到基层广泛深入开展富民创业活动,将该项工作与科技兴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了传统农业向集约、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转变,“地下”工业向地面工业和现代工业转变的目标,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目标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先后制定和下发了《安源区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下基层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工作文件,进行周密部署。首批科技特派员下基层工作时间定为3年。经个人申请、组织考察、公众推选、领导批准,选派首批科技特派员63人,他们都是政治思想觉悟高、专业技术能力强、能吃苦、会创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4人、具有中专学历人员5人。这批科技特派员分别进驻36个新农村示范点、16家民营企业、3个养殖场、5个种植基地和3个社区。科技特派员主要采取无偿服务、全额承包、技术入股、创办实体、松散结合等技术服务形式开展工作。通过调查走访农户和企业,双方根据农户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充分协商,自主双向选择服务形式并签约。据统计,这批科技特派员年均工作时间达到210天。服务领域涉及农业种植、特种养殖、工业陶瓷、食品加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特种建材、电子技术等诸多领域。工作目标确定为,农业方面,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依靠科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发展快、效益高、投入少、收入多、低污染的科技兴农之路;工业方面,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任务,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企业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尽快形成见效快、质量好、能耗少、创新多、附加值高的大产业。整体推进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进展与成效通过全区干部群众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诚合作和艰苦奋斗,我区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已在政策上、制度上、方法上探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科技特派员通过承包企业、创办经济实体、开展技术有偿服务,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农村和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2006年,到农村工作的科技特派员推广了“瘦肉型养猪”“网箱养鱼”“广东紫珠高产种植”等新技术16项,引进“台湾甜瓜”“孢子甘兰”“七彩甜椒”等新品种27个。6名科技特派员通过服务农业增加了收入,人均增收18000元;83户接受技术服务的农户户均增收47800元。比如,科技特派员刘春竹从省外引进的“长梅2元杂交良种母猪”,以其耐粗饲、产仔率高、瘦肉多等优点受到当地农民欢迎,有160余户农户饲养,饲养户仅此一项就年均净增收入3200多元;科技特派员康鹏章创办养殖基地,饲养崇仁麻鸡6500多羽、红面鸭7600多羽、承包蔬菜种植面积30多亩,个人年收入高达36万元,并带领周边农户致富,被科技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2006年,在工业企业服务的16名科技特派员创办了5家经济实体、9个利益共同体,实施3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研制出6个新产品,获得5项专利,带动实现项目总投资460万元、工业增加值7400万元、利税470万元。比如,驻安源怡达特种陶瓷厂科技特派员黄时敏,三年成功打造一个现代企业,研制出3个新产品,该企业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