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医古文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古文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5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古文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古文心得体会
扁鹊传
常谨遇之:接待间与语曰:私下不出三日必间:病愈有此一者,则重难
治也:甚,很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
所病,病道少。
假使高明的人能预先知道隐微的病症,能让高明的医生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痊愈,
身体可以存活了。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华佗传
太尉黄琬辟:征召当引某许:处所,此指部位病亦应除:立即所患寻瘥:随即人命所悬,宣含宥之:宽恕何患无疾去药,以待不祥:藏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
犹户枢不朽是也。”
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要得到运用,只是不应当让身体疲惫。运动那么食物能够消化,
血脉能够流通,疾病不能产生,譬如门轴(门的枢纽)不腐烂就是这
个道理。”丹溪翁传
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少;能遂辐凑于道:聚集若将浼焉:玷污又当消息而用之:斟酌
翁教之亹亹(伟伟)志疲:勤奋不倦貌其利溥哉:广大《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汉兴,改秦之败:弊病今删其要:选取朕甚闵焉:忧虑
今其技术晻昧:湮没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
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经方这类书,依据药物的寒温特性,估计疾病的轻重,凭借药物的作用,依据四气感应
的适宜情况,分辨五脏六腑所适用各种性味的药物,得到各种特性的方剂,用它们疏通闭病
解除结症,恢复到正常状态。《伤寒论》序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此指名利荣势;身体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出众企踵权豪:
踮起脚跟,形容急切仰望赍(肌)百年之寿命:持志躯徇物:追求身外之物危若冰谷:
(履)薄冰,(临)深谷,比喻险境以演其所知:推衍,扩大,扩充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验之事不忒:差误冰弱龄慕道: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幸遇真经,式为龟镜:用;借鉴岁月既淹:久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嘱):德音,美
音;连续承接。属,接续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解除疾病的缠绕,拜托疾病的痛苦,保全真元通导元气,拯救百姓使他们长寿,救助体
弱多病的人使他们获得安康的,不是三圣的理论,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了。《本草纲目》原序
亦仅仅晨星耳:比喻稀少,此指人才稀少解其装,无长物:多余的东西兹岂仅以医书
觏(够)哉:看见,此谓看待
盍锲之:何不
《类经》序
沿街持缽:比喻乞讨。此谓一味依赖他人。缽,“钵”的异体字,僧尼的食器。靡不缕
指而胪列焉:罗列业已辟之:驳斥岂***(杀)于《十三经》之启植民心:减少三才位
矣:指天、地、人四大安矣:此指身体知必有阚(看)余之谬而隨议其后者:看到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孤)只手:执简,谓写作
《温病条辨》叙
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无奈;“闻一以知十”的略语,意为触类旁通而生民之祸亟矣:
频繁咸知向方:遵循正确方向摅(书)生平之心得:抒发而世之俗医遇温热之病,无不首先发表,杂以消导,继则峻投攻下,或妄用温补,轻者
以重,重者以死。
但世上的普通医生遇到温热的病,没有不首先发汗解表,用消积导滞之药掺杂,然后就
用峻猛药攻下,有的人随便用温补的药,病轻的因为这个加重,病重的因此死亡。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贪常****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
未达精旨,施之于用,罕得十全。好学的人,都知道趋向正道;但贪求常规沿袭老一套的一类人,还是各自认为师门的学
说正确,厌恶听高深的理论;那些粗线的医生则又稍微懂得温病学稀疏的知识,没有通晓精
深的含义,运用它们到实践中,难得有十全的疗效。养生论
较而论之:明显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轻视,抹杀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
闾:田间水沟,比喻稀少;传说中海水归宿处,比喻众多大医精诚
长幼妍蚩:美丑。妍,姣美;蚩,同“媸”,丑陋不得已隐忍而用之:克制忍耐,内心
忍痛谅非忠恕之道:确实
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粗俗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
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自古名医治病,多用有生命的物体来解救疾病,虽说轻视牲畜重视人,至于爱惜生命,
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损害对方(活物)有利于人类,出人外的生物在情感上共同怨惧,更何
况人类呢?
赠贾思诚序
慎简群方:选择俾摄録事判官:代理我民病此久矣:怨恨未信宿辄谢去:再宿
病家两要说
则大隳(灰)任事之心:毁坏而猛浪者实似之:即孟浪。鲁莽,言行草率昧经权之
妙者,无格致之明:义偏于“权”,权变;“格物致之”之省,谓探究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