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2节内能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的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的一些实例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知道做功和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情景导入
玩具回力汽车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原来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能量来源于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那么,什么是内能?从而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内能
活动1:出示挂图:展示运动员头顶足球图片和分子运动图片(如图所示)。
活动2:两乒乓球与弹簧模拟两分子作用力。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两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类比机械能定义,得出内能的定义及单位。
总结: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活动3: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法理解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总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确定的物体,分子总数是固定的,其内能大小由温度和体积决定;如果物体不确定,那么其内能大小由质量、温度、体积、种类来决定。
探究点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活动1:让学生相互搓手,说一下感觉。
活动2:如图所示,让一生来回弯折铁丝,感觉一下弯折处的温度变化。
总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活动3:演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
活动4:让一学生吹气球,吹大了的气球没握住,它叫啸着飞跑了!捡起时气球会发现它的嘴部温度
变低。
总结: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变小。
活动5:学生交流、讨论,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探究点三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活动1:出示课件,分析下列内能改变的方式是否是做功?它们使物体温度升高时的特点怎样?
归纳总结:
(1)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温度不同时,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
(2)条件:存在温度差
(3)最终结果:直到温度相同。[来源:学科网]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其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探究点四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分
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分析课件中改变内能的方式。
学生交流得出答案:甲、乙、丙三图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丁图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归纳总结:区分做功和热传递时主要是在改变内能上的条件来进行区分。做功来改变内能的主要方式是压缩体积、摩擦、敲打、弯折等;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主要是温度引起的内能的转移。
活动2:出示课件,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如图)有何不同.
归纳总结: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搓手是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来源:学科网ZXXK]
活动3:出示课件,让学生交流、分析。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前夕,主办方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取得火种,并点燃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