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探讨
素质教育是指立志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不断改变学生的发展状
态的教育。小学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这一阶段,除了教给学
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
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
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素质教育问题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
全社会乃至整个民族所关注的问题。推行素质教育是党中央“科教兴
国”的英明决策,是关系到国运兴衰,民族素质的头等大事。那么,
加强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就是落实这一战
略决策的重要步骤。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以分数来衡量
一切的现状,首要问题是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时值今日,各实验地区和学校在评价方面的确采取了许
多新的举措。如:设计了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
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等等。为此对原先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幅度
不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中同样发现有不少问题存在。
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
是最普遍的问题。因此,新的评价机制在某些方面,没有让教师、学
生、家长体会到对学生发展的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对学生数学学
习的评价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利用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即时评价。现代
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其实是在一个个或明或隐、或大或
小的评价活动中展开的。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懂得留有
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发表评价意见。但尚存在
评价方式传统、内容浅显、层次较低等不足。如在评价内容上,陈述
性知识评价、程序性知识评价比较多,主要评价基本知识是否掌握,
是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在教学中的总结、矫正、促
进和催发作用。特别要善于利用评价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
性,激励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
在方格本上画出对称图形。两位学生的作业完成后展示出来,学
生评价后,教师:“这两个同学的确是画对了,了不起!”进而,教师:
“如果你在应征一个广告设计师的职位,经理要你携带一幅你设计的
对称图形,作为对你设计能力的考察,你会选择上面哪幅图呢”(引
发学生继续评价)
巡视课堂,每个学生都能抓住对称的特征,进行作图。但在评价
前,学生多以绘制矩形、三角形为主。展示作业都正确无误,但教师
用“如果你在应征一个广告设计师的职位,经理要你携带一幅你设计
的对称图形,作为对你设计能力的考察,你会选择上面哪幅图呢”对
评价进行指引。学生议论之后,再次作图时,注意到从构图的美观,
色彩的搭配、图形的创意等多方面去计划自己的图案设计。由此绘制
了精彩纷呈的对称图案。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在新教材中,还有许多地方设计了可以让学生自由解答的习题。
如:“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不能
仅仅局限于“问对与否”,应该对思维有深度的提问予以充分的肯定。
用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进行质量较高的思考。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
展。
二、利用作业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会出现一些令教师疑惑不解的情况。如:
当对某一道题的解题过程很特别,很简略,而结果却是正确的,这是
一种结果的偶然巧合还是一种新颖的别致的解法呢为了实事求是地
批改作业,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能力,禁止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我采取了当面评价的策略。将学生
叫到旁边把对这种解法的疑惑指出来,让学生来帮助解惑。
对于学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的
方法真是太妙了”、“你的思维真灵活”,对于学生不足的地方,则
用发展性语言评价,如:“我相信你再想一会,定会想出正确答案”、
“失败乃成功之母,下一题你一定能做对”等。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作
业中应该用解题步骤把思路表示出来的建议,并且通过与学生的协商
给予一个恰当的等级。
三、利用实践评价培养学生学有所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
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
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整理
和复面图形的周长和面
积计算公式之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用20米长的栅栏围一个羊圈,
怎样围才能使这个羊圈的面积最大这道题不仅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整
理和复习”一课,教师以“为小金鱼搬家”为线索,组织学生运用已
学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设计计算各类金
鱼缸的体积;“用字母表示数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教师在课尾也设
计了一道实际应用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老师从重庆到淄博这
一行的费用,这些费用中既包括了车船交通费,又包括了食宿费。而
后还引导学生议一议“老师该带多少钱才合适”,充满了生活情趣。
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数
学知识,其数学事实和经验进一步丰富,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也得到
了有效地发展。
教师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利用课外活动落
实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应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课
后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于
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可要求学生
设计自己小卧室装修的费用问题。让他们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实践
中摸索,预算卧室装修费用必须知道哪些数据,经过哪些步骤。通过
个人摸索、生生合作、教师指导,学生懂得预算装修费用需要经过四
个步骤:①先测量相关数据;②估算出房屋装修面积;③摸清装修材
料价格;④运用“单价×面积=总价”的数量关系式预算装修费用。
只有让学生多做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多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强烈
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使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在学生心目中大大缩
短。
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
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这
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实践评价,引导学生把所学
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其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教师都应善待学生的“错误”。丹麦
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大花瓶,他既没有懊恼,也没
有等闲视之,而是精心收集满地的碎瓦片。并把这些瓷片按大小分类,
分别称出重量,结果惊奇的发现了依次的碎片的重量均为16倍的关
系,得出了对恢复不知其原貌的文物、陨石有重大的帮助的著名的
“碎花瓶理论”。这样善待“错误”不是放纵错误,而是自觉地意识
错误,对有错误但又蕴涵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要给
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并通过课堂教学把“错误”转化成
课程资源。
综上所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当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
发展”为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
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
能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