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6
文档名称:

寒山寺佛学-上海古籍书籍.pdf

格式:pdf   大小:4,538KB   页数:2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寒山寺佛学-上海古籍书籍.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10/6 文件大小:4.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寒山寺佛学-上海古籍书籍.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佛学论丛
道宣律师忏悔思想研究
如觉
一、引言
道宣律师( 为隋唐律学高僧,主要生活在唐王朝由初创而渐兴旺的时
期。因其一生专弘四分律学,后人常以其隐居终南山而尊之为“南山宗主”。他在弘
扬律学的过程中,特别关注佛教的忏悔思想。因为忏悔是佛教修证体系中重要的实
践方式,特别在戒律的行持过程中,它的作用更加突出。这是由于普通的修行人对于
佛所制的戒难以不犯,而于所犯罪过的清洗则必须依靠忏悔来完成。因此,在戒律中
制定有与六类犯戒罪名相对应的六种忏悔仪式,作为惩罚犯戒和重新获得清净的方
法被延续下来。而大乘经论对忏悔的原始内涵进行扩充性释义,由忏悔犯戒与业道
之罪,转而发展到能忏前生后世之过,并能以此法而获得最终的解脱,此被一些研究
者称为忏悔法的转型。与此遥相呼应的是中国佛教史上出现了大量依据大乘经论
而制成的忏仪,并经历了由忏悔自己先前的过失发展到能忏净前生和后世的罪业,更
能替他人代忏诸罪的发展。此一过程中,经忏佛事也因此而兴起,并作为一种接引信
徒的重要方式而被继承下来,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以弘扬佛教戒律
为己任的道宣律师身处唐代社会,他是如何理解忏悔这一重要悔罪手段的,又是怎样
建构其忏悔的理论等问题,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二、忏悔的由来及演变
忏悔释义
“忏悔”一词,一般认为是中西音的合译“。忏”是取其梵文“的音译,唐代
义净法师用纯音译的方式译为忏摩,原义为忍或宽恕“。悔”字为中国原有的字,其意
思为追悔。许多人误认为忏悔是忏摩的误译。义净在《南海寄归传》卷二中即说:
旧云忏悔,非关说罪。何者?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悔乃东夏之
字,追悔为目。悔之与忍,迥不相干。若的依梵本,诸除罪时,应云至心说
罪。以斯详察,翻忏摩为追悔,似罕由来。西国之人,但有触误及身错相触
着,无问大小,大者垂手相向,小者合掌虔恭。或可抚身,或时执膊,口云忏
摩,意是请怒,愿勿瞋责。律中云:提舍那矣。恐怀后滞,就他致
谢。即说忏摩之言。必若自己陈罪,乃云:提舍那矣。恐怀后滞,用启先
迷。虽可****俗久成,而事须依本。梵云钵刺婆刺拏,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
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义净的这种解释,据说是针对道宣忏悔释义的批评。因为道宣曾解释忏悔说:
“悔是此土方言,忏是西方略语,如梵本音忏也。忏字非仓雅所陈,近俗相传故耳。,
而据现在的研究结果,则认为忏悔一词早在佛经初译时已有之。这从公元年译
出的《鼻奈耶》卷九中“可留瞿昙沙门得忏悔不?阿难答曰:不得留”的记载中,即可
看到,也就是说在道宣之前翻译经论时已经出现;智在《摩诃止观》中曾把它定义
为“: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 这一理解已被普遍接受。但是,现代日本学者
平川彰则不同意前人认为忏悔是忏摩的误译或合译的说法。他经过考察后认为“:把
忏摩作为忏悔的原文是不确定的,而且忏悔也不是梵汉并举。忏与悔在汉语中的意
思应该是相同的,都有悔的意义,均可以作‘将所犯罪业向彼告白’的释义。, 从这一
研究结果来看“,忏悔”一词并不是误译或合译的结果,它是中国翻译史上早已出现的
语词,究竟是从梵语的哪一个单词译来,则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这已为我们正确
理解道宣的忏悔思想开拓出新的路向。
印度时期的忏悔思想
声闻乘的忏悔
首先,从现有的律典中考察,我们知道当时的教团,开始并没有繁琐戒条的制定,
佛陀仅略说戒法来管理大众。但随着佛陀弘法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大,出家众自然多
起来,僧众的素质也因此有了差别,所以才有细碎戒条出现。如《四分戒本》中就载
有“: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着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
别说。, 也就是说随佛出家的佛弟子,起初都道心真切,所以布萨时,佛只说“教授波
罗提木叉”。等到佛法广大宏传,出家的愈来愈多,不免有流品杂滥(动机不纯,赖佛
以求生活)的情形。于是制立学处,发挥集体的约束力量“。威德波罗提木叉”是以法
律与团体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它以法律的约束诱导比丘们以趣向解脱。最后将制
定的戒条按其轻重归为六类或七类,并以此定立罪名。在早期佛教僧团中,有定期每
半月行布萨及夏安居之最终日为自恣日举行揭发罪行和忏悔的惯例。比丘犯罪时,
释尊为令其重新获得清净以保持僧团的纯洁与和合,要求弟子们根据所犯罪行的类
别在大众中进行忏悔,并接受大众的监督。这种方法一方面是对犯罪者的惩罚,以保
持僧团的清净和合;另一方面又有警示他人的作用。由此可见,忏悔在佛教教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