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6
文档名称: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pptx

格式:pptx   大小:297KB   页数:10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pptx

上传人:相惜 2023/3/15 文件大小:2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是由【相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四篇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
第一章概述
免疫应答的过程
1、识别阶段: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对外来抗原或自身变性抗原
进行识别、摄取、降解和递呈抗原信息给T辅助细胞
(Thc)及相关淋巴细胞的过程。
2、活化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和协同刺激双信号后活化、增殖、
分化为效应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T细胞中
的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分子,T杀伤细胞执行细
胞毒效应功能。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
第一章概述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一)中枢免疫器官
1、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分化、发育、成熟
2、胸腺:T细胞发育的重要中枢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及组织
1、淋巴结
2、脾: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
3、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阑尾
淋巴细胞再循环与归巢
淋巴细胞在体内依靠归巢受体由定居地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不断往返于外周免疫器官、二级淋巴组织及全身器官组织、淋巴循环汇集于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组织及淋巴器官,再次进入淋巴循环。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
第一章概述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1、T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70%~75%。
①T细胞受体(TCR):又称T细胞抗原受体,是T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是由TCR特异识别MHC分子递呈的抗原肽,CD3分子转导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②簇分化抗原(CD):T细胞发育不同阶段的亚群存在不同的分化抗原,这是区分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
2、B细胞: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5%~25%。
主要功能:产生抗体、递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和长寿记忆细胞。
3、自然杀伤细胞(NK)
NK细胞无需抗原刺激,可非特异直接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细胞,因此在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活化NK细胞可分泌IFN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作用。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
第一章概述
免疫细胞
(二)免疫辅助细胞
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共同特点是表达MHCⅡ类分子及具有吞噬作用。
2、树突状细胞
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
第一章概述
免疫分子
(一)免疫球蛋白
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
膜型(mIg):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为抗原
受体。
化学结构:2条重链(H)和2条轻链(L)以二硫键连接在一起。
V-可变区;C-恒定区
按照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IgG、IgA、IgM、IgD、IgE
Ig的轻链分为κ链和λ链,一个天然Ig分子的两条轻链相同。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
第一章概述
免疫分子
(一)免疫球蛋白
1、IgG: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再次应答的主要抗体,
也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大多数抗菌抗体、抗病毒抗
体都是IgG,某些自身抗体及超敏Ⅱ型抗体也是IgG,免疫
检测中第二抗体也以IgG为主。
2、IgA:大部分血清型Ig为单体;分泌型sIgA为二聚体。每一个sIgA
分子含一个J链和一个分泌片。sIgA性能稳定,主要存在于
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是参与黏
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3、IgM:五聚体,Ig分子中最大的,主要存在于血液。是个体发育
最早合成的抗体,也是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感
染过程中IgM水平升高,说明近期感染;新生儿脐血中若
IgM增高,说明有宫内感染。
4、IgD:作用不明,B细胞膜上的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5、IgE:单体结构,血清中最少。亲细胞抗体,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在特异性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早期感染患者血清中可升高。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
第一章概述
免疫分子
(二)补体系统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补体的大多数组分都是糖蛋白,多属于β球蛋白。
含量最高的补体:C3、C4
含量最低的补体:C2
补体性质不稳定,加热56℃、30min可使血清中绝大部分补体组分丧失活性,称为灭活。
补体的激活途径:
1、经典途径:以结合抗原后的IgG或IgM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补体
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了激活途径。
2、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病原微生物等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面
直接激活补体C3,然后完成C5~C9的激活过程。激活
物主要是细胞壁成分。
3、MBL途径:由急性炎症期产生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病
原体结合后启动激活。
补体既可参与机体的防御效应和自身稳定,亦可引起免疫损伤。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
第一章概述
免疫分子
(三)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分泌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
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按生物学功能分: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分: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四)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CAM)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黏附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以受体-配体的结合形式发挥作用。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创伤愈合和肿瘤转移等病理生理过程。
(五)CD抗原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
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抗原抗体是一种非共价结合、不形成共价键。
1、静电引力;2、范德华力;3、氢键结合力;
4、疏水作用力:是这些结合力中最强的。
亲和性: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表位之间相
适应而存在的引力,它是抗原抗体间固有的引力。
亲和性用平衡常数K来表示,K值越大,亲和性越强,结合越牢固。
抗体是球蛋白,溶解在水中为胶体溶液,不会发生自然沉淀。
@吉普塞舞神
精选课件